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质量减少几十千克,提升了卫星平台的有效载荷能力。文章设计的串行总线提供标准的接口电路,有利于有效载荷设备的扩容,可以推广至更多的有效载荷设备,构成其之间的测控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2.
从通信卫星的一般任务出发,讨论了有效载荷的原理、组成及其技术性能;综述了有效载荷的主要设计技术;并以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为基础,对有效载荷发展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了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组成和系统的通信参数 ,并结合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行标准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有关标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有效载荷数管分系统组成和任务,下行数据管理中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发送,以及遥控设计中遥控数据注入和宏指令方式等.给出了有效载荷分系统集成的地面技术支持,以及系统测试项目和系统模飞等内容.YH-1火星探测器采用有效载荷分系统集成技术明显减轻了整器测试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首发卫星(FM1)的热设计概况,根据在轨飞行四年的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天地数据比对和整星的热控性能分析,并对有效载荷CCD相机、磁带机以及电源和姿轨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如Cd—Ni电池、红外地平仪、陀螺组件等)的控温效果给以了评价,对热控分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热迭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电加热器等)的热控性能作出了评估。分析表明,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满足了总体的技术要求,为整星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同时也为延长卫星寿命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收发共用已成为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常用的设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完成整星及转发器分系统在热真空环境下的PIM指标测试,利用碳化硅吸波材料研制了一种低PIM吸波热沉,并利用该吸波热沉建立了指标小于150 dBm的低PIM测试环境,同时兼具热流模拟功能和微波功率耐受能力。在热真空环境下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有整星参与的微波载荷无线PIM测试试验。  相似文献   

7.
王景泉 《卫星应用》2001,9(4):47-50
介绍了欧洲通信卫星新一代试验系列的首颗卫星--阿蒂米斯卫星的发展背景和目前状况,详细分析了该卫星数据中继有效载荷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介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概况及与国外同类卫星的比较。描述五谱段CCD相机和四谱段红外扫描仪等有效载荷。扼要介绍卫星的公用服务平台各分系统和在轨测试性能。提出后继星设计的指导原则,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概况及与国外同类卫星的比较。描述五谱段CCD相机和四谱段红外扫描仪等有效载荷,扼要介绍卫星的公用服务平台各分系统和在轨测试性能,提出后继星设计的报导原则,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有效载荷的部分测试电缆工作温度超出正常区间导致电缆相位特性发生极大跃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缆控温方法,实现了测试电缆在真空低温复杂环境下的集中控温。在某新一代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应用该集中控温方法后测试电缆网的温度被严格控制在40℃±5℃,单根电缆沿路径的温度差异被控制在±3℃之内,满足了星上有效载荷的时序和相位要求,提高了地面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分析了有效载荷任务需求,详细介绍了技术指标匹配性设计、系统组成、系统集成优化设计等,总结了有效载荷总体设计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数十颗通信卫星,部分卫星已圆满完成其既定的工程任务目标。文章总结了通信卫星测控分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对某通信卫星测控分系统关键单机的工作时间、异常次数等在轨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并逐一分析典型异常现象,针对产生异常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电路设计、调整器件参数、更换能力较强器件等改进方案。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卫星测控分系统总体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YH-1科学探测任务、约束条件和特点,确定了探测器有效载荷配置为等离子体包、磁强计、掩星接收机和光学成像仪.各有效载荷采取单一工作模式,以简化控制.介绍了各有效载荷的控制和数据处理方式,以及有效载荷分系统的巡航段自检、火星空间环境探测、星星掩星实验、拍照、星地掩星实验等工作模式.对有效载荷的数据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分析表明: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的配置和设计能满足科学探测任务的需要,且具协调性、可操作性和资源利用充分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KS-1)总体指标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重点分析了有效载荷遥感仪器的性能、遥感数据的传输以及卫星数据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0,(4):117-117
据美国aviationweek网站2010年6月22日报道,波音公司准备扩展卫星通信市场领域的业务,向军事用户和商业用户提供“星载有效载荷”容量。波音将出售商业通信卫星或军用通信卫星上的次级通信有效载荷。这些有效载荷可以搭载在702MP或702HP系列卫星平台之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统一操作的近地卫星业务测控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卫星系统在功能上可分为平台服务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相应地,卫星测控在测控对象上也可划分为工程测控和业务测控。卫星工程测控是指对平台服务分系统工作状态的长期管理和卫星轨道、姿态的长期保持,主要包括平台工作状态监视与控制、卫星轨道测量与控制、姿态控制与保持以及卫星能源管理等。卫星业务测控是指对有效载荷分系统的长期运行管理,主要是卫星业务应用时有效载荷的开关机控制、工作状态设置与监视等。卫星工程测控与业务测控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原则上,在我国卫星长期管理阶段的工程测控由航天测控系统负责,业…  相似文献   

17.
闵长宁 《卫星应用》2000,8(4):44-50
概要介绍了目前通信卫星发展的概况和相关技术,包括卫星平台技术和卫星有效载荷技术,重点介绍了对21世纪通信卫星发展将起到巨大作用的大天线技术、多波束技术、星上处理技术及氙粒子发动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据管理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为满足探测器轻小型化的要求,分系统对所有载荷进行集中供配电及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同时为测控数传分系统提供遥测和供配电,配合综合电子分系统,实现对火星探测器的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分系统集成度高,处理能力强、抗辐照能力强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DFH-2A卫星一次电源分系统的基本配置、该分系统及其部件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东三”卫星在轨测试正常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于5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后,从5月21日开始,部分东三技术人员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测控站,配合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东方红三号卫星进行了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以详细评估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为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