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用飞机的研制手段有了质的提升,基于数字样机的产品开发模式成为了主流,数字样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对于民用飞机研制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同时,基于飞机研制的需求,数字样机建模与仿真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飞机上的应用也得到不断的延伸与拓展。讨论并梳理了数字样机的建模与仿真在飞机研制过程的设计流程与关键技术,对民机数字样机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型民用客机水系统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用飞机水系统的功能是在飞行中为机上乘客提供饮用水、盥洗用水和马桶冲洗用水。水系统作为飞机上与乘客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被关注。目前,飞机上使用的水系统方案各式各样,对于不同的飞机需求,各种方案各有各的特点。针对国际新型飞机上已经开始采用的水系统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权衡研究,重点研究了水系统几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机电综合控制技术作为新技术在新型民用飞机上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灰水的几种处理方式、比较常用的几种水龙头以及其优缺点分析。针对某种飞机型号,根据飞机的市场定位和需求,介绍了如何选择一套合适的系统方案,来提高该飞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为我国民用飞机水系统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大型民用飞机的研发过程中,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开展民用飞机地面模拟试验是飞机成功研制的重要保证。通过对飞机的试验需求进行分析,指出了全机级集成验证试验平台建设的原则,对铁鸟综合试验台、航电综合试验台和电源综合试验台的规划进行了说明。通过试验件互联、试验设备互联及试验接地技术,将不同的综合试验台连接起来,形成了全机级集成验证试验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我国大型飞机研发的背景.讨论了大型飞机的气动设计特点,分析了大型飞机研制对风洞试验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本文可为试验单位做好迎接大型民用飞机的风洞试验准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用飞机数字化集成协同研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适航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飞机协同研制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适航管理体系。从协同研制构架入手,分析协同研制的特点和关键技术,重点论述该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构成、特性和作用范围,提出协同研制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给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适航工程协同管理的构建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对研制全过程的适航管控、规范适航审查活动、缩短型号取证周期和研制进度,进而为型号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机载软件,即安装在飞机上作为飞机型号设计组成部分的软件,其构型管理活动贯穿从研发、集成、试验,到批产直至交付客户整个飞机研制的生命周期。如何对不同架次、不同构型的机载软件进行构型控制,是民用飞机研制和取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内外民用飞机构型定义案例,说明民用飞机构型定义方法。分析MBD技术在B787飞机研制中的应用,提出了构型定义的应用建议,给民用飞机研制带来了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航空工业民用飞机研制与运营对客户服务标准的需求,研究了国内外民用飞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业务和标准,提出了我国民用飞机客户服务标准体系,给出了民用飞机客户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编制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4.0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到工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的各个领域,并为新产品研发带来综合性能整体优化、研发成本降低、研制周期缩短等优势,是提升新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民用飞机研发过程中,从型号需求、初步定义、详细设计、生产试制、试飞取证和运营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内,都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和物理的无缝对接,尤其在飞机设计验证方面,更可以做到更优、更广、更快、更省。然而,在我国民用飞机研制项目中,还未形成数字孪生应用体系。本文通过对飞机架构模型设计、多模型构架集成以及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几个方面,对数字孪生技术在飞机设计验证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经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对飞机型号研制各阶段的设计验证,尤其是集成试验验证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技术支持,为民用飞机适航验证和运维服务提供了更快、更经济、更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P4754的民用飞机复杂系统研制过程保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民用飞机设计和研制中,对于高度综合或复杂的系统,如何通过研制过程确保安全性得到保证,并且验证被实施系统的安全性,是适航审定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和考查环节。本文基于ARP4754所提供的指导材料,以民用飞机系统设计和研制为对象,从系统需求管理、需求确认和验证(V&V)、研制保证等级分配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研制过程中研制保证的证明,表明系统对适用的适航要求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