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于1990年10月11日~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发明展览会”上,民航学院送展的“电子计算机三维成像系统”和“二维导向信标”双获展览会银牌奖。“电子计算机三维成象系统”是无线电系三维显示技术研究室沈笑云等同志于1990年8月份开始研制的。目的是用来解决三维技术研究中的“人眼体视视锐度”、“双眼争夺现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介绍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的基础上,以直线运动模型为出发点,对其中的体视观察算法进行了数学分析,并对可视体素进行了定义。最后结合象空间的光线投影法,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的体视观察算法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3.
MRO LINK     
<正>便携式工业DR无损检测系统以色列维迪思科(VIDISCO)提供的FlashX Pro数字成像无损检测系统由无线X射线源、数字成像板(DDA)、智能微型成像控制单元(ICU)、计算机等构成,整套设备重量不超过40千克,只需装在一个拉杆箱内,可完全由电池驱动工作,信号传输和控制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操作,一台笔记本电脑可同步控制和校正射线机、XP中文版易学易用软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三维成像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着重讨论计算机三维成像系统互补色体视图,偏振光体视图及随机点体视图的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远程多路视频信号传输采集系统,通过模拟信号远程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摄像头获得的视频信息传输到监控计算机,由计算机上的图像采集卡进行采集,由监控软件进行多路信号的显示,该系统在多机器人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平流层飞艇是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需要由具有容错能力的艇载计算机来进行控制和管理。针对艇载计算机采用的余度结构进行了软件管理策略的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异构总线的握手机制节点故障检测方法、基于“看门狗”与“心跳”相结合的 CPU 故障检测方法、基于节点健康矩阵的互援式总线重构方法及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多 CPU 并行处理系统自适应重构方法。故障注入试验表明,艇载计算机在遇到故障时能实时检测出故障,诊断故障类型,并对故障进行处理,实现系统重构,保证了平流层飞艇长期驻空时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也已开始涉足无损检测这一领域。近几年来,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发展较快,先后研制成功了数字和电子计算机图象处理的自动化超声波检测系统,计算机的x光、γ射线照相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应用微型计算机的表面缺  相似文献   

8.
鉴定信息二则面由航天工业总公司703所与中科院声学所共同研制完成的“陶瓷材料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于1994年11月18日通过了成果鉴定。本项目研制成功一台智能化精密高频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对于结构陶瓷材料样品实现了可检测出厚度10mm、样品底面宽2...  相似文献   

9.
由南京航空学院机械系周儒荣教授主持研究的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七五”重点科研课题“交互式曲面造型系统BSURF—GI”最近在南京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鉴定表明,该系统在32位计算机工作站曲面造型领域中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主要功能达到了同类软件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是一个计算机辅助曲面造型的应用软件,它具有非常强的曲面造型功能,可完成曲面求交、曲面过渡、曲面裁剪、曲线曲面光顺、曲线曲面延伸,曲线曲面混合、修改、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NT的三维电子航空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自行研制的系统硬件基础上,采用嵌入式NT操作系统,利用国内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软件GEOSTAR,实现三维电子航空图系统。该系统采用金字塔数据结构,以达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并具有雷达、火炮、高度报警、模拟飞行的功能。系统能根据飞机的航行状态实时显示是飞机转弯、爬升、俯冲时的三维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套同现行广播电视制式兼容的立体电视摄象、记录、传输和显示系统,已由中国民航学院立体声象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并于1991年4月6日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立体图象显示功能是下一代电视接收机的基本特征之一,立体电视技术是目前广播电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民航学院立体声象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在立体电视和三维显示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该所于1987年成立了“立体电视系统”课题组,承担了天  相似文献   

12.
蜂窝胶接结构敲击自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蜂窝胶接结构使用敲击法检测时,由于蒙皮厚度增加导致检测灵敏度降低。本文针对这一不足,设计了一套由控制计算机、扫查机构、敲击锤等组成的敲击检测系统,旨在通过自动机械控制技术与C扫描显示技术相结合,直观显示全面的产品检测数据,使检测灵敏度、检测可靠性得到提高。为验证系统检测效果,在胶接结构试样中设计了人工缺陷,针对试样检测结果表明,系统检测效果良好,适用于实际产品检测,有利于实现对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使用3DSMAX3 Authorware5设计工具开发“飞机飞行操纵系统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几个重要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复杂三维模型的建立、建模工具的灵活使用、三维动画设计方法、多任务控制面板的设计以及计算机考试模块的设计。提出了多任务控制面板及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思路,优化的设计模型,提高了软件的维护性及拓展性。  相似文献   

14.
姿态     
张学孚 《航空学报》1995,16(5):632-635
分析了飞机航向( 姿态) 系统的弊病: 结构复杂、配套困难、可靠性差、造价高, 精度却 难以再提高; 提出了采用“计算机+ 传感器”的系统结构模式。该方案的优点是取消了伺服机构 等配套硬件, 由软件实现伺服、滤波功能, 并能精确修正各种误差。  相似文献   

15.
热障涂层是涡轮叶片高温防护关键技术,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且热障涂层服役过程中高温氧化产生热生长氧化物结构,迫切需要利用三维成像方法无损探知热障涂层内部结构。由于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准确再现物体内部三维结构,是热障涂层层状结构最佳分析手段之一,在热障涂层喷涂质量评价和高温氧化监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热障涂层微米CT成像、同步辐射CT成像、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三维成像及热应力有限元仿真方面的进展。最后指出了热障涂层无损检测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耿琨 《江苏航空》2005,(3):27-27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国际联络部主任、著名的自控专家、博士生导师沈春林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研制开发的“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经过长达5年的探索,将“立体电影原理”换位运用,即将原来给人戴的特殊的“眼镜”戴到显示器表面。人们可以抛弃立体眼睛的束缚,轻松领略三维立体世界的精彩。这看似简单的互换,包含着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当今一系列的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一些通用的射线检测方法,并通过对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康普顿背散射成像技术等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展望了未来复合材料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现实技术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和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是一门基于多种学科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高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以及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军事仿真训练系统在飞行训练、海军潜艇训练、立体三维坦克作战指挥系统、立体三维直升机训练系统、立体三维海军作战指挥系统、立体三维实战演示系统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研制的微机控制“汽车电器总成盒综合测试系统”于不久前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其达到了当今国际上同类测试系统的技术水平。该系统适用于汽车电器总成盒生产厂家的生产检测及汽车总装厂验收等部门对产品进行客观、准确和快捷的检测,是总成盒质量的保证和监督的有力工具。系统实现了对总成盒上6种41个电器的58种参数的自动高速检测。其功能强,通用性好,显示屏用中文案单提示,显示直观,操作简便,能指示有故障或不合格电器的几何位置,自动进行质量统计,直方图显示,打印记录。鉴定委员会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四化的要求,电子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工作的优越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尽快地把这先进工具来为企业管理服务,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厂经营管埋处使用的Z-80微型电子计算机是一台内存容量64K字节的数据处理计算机。该系统是由美国DYNABTYE公司制造,除主机外,并配有双面双密度软磁盘驱动器、1420型CRT终端和810宽行打印机。它带有CP/M操作系统和丰富软件(有汇编语言、16K字节扩展的BASIC、FORTRAN、CO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