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156(2):I0001-I0001
爆竹声声,又是一春。一位外国朋友曾向我抱怨,我按你们说的看舞龙舞狮、玩烟花爆竹、跟着一起吃年饭、走亲戚拜年……所有你们过年的这些东西我都经历了,为什么我还是完全不能理解你们对春节的看重呢?我笑,你觉得好玩吗?你觉得热闹吗?他很兴奋地狠命点头。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看"照片是天使,实物是垃圾"之类的网上购物——大多是衣服——控诉帖,原因是——倒不是为了拔"草"(铲除自己购买的欲望),我心里根本没有那"草"——大概我不厚道,原因只是这让我很欢乐。每次都会一边看一边乐。"看上去那么好,谁知道……"她们总是这样说。谁让你看上去觉得它好了?同样的照片,我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航》2010,(7):84-84
林夕《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假如《原来你非不快乐》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快乐,《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说到的幸福,不是角度,也不是"非""不"之负负得正,而是开宗明义的告诉你:幸福的代价。这本小书,不是为要造就一个已经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自己,而是告诉你,这个愿景,你我他也可以边走边唱。唱着唱着,直至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大家一直以为幸福是虚,代价是实时,唯有还在唱下去的你才知道:原来幸福可以是实,代价才是虚的。于是,在虚虚实实中,你不再介意唱的,是幸福的歌,还是最幸福的歌了。  相似文献   

4.
周涛 《今日民航》2012,(6):120-120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句话看起来有点意思。这句虽非至理也不出名的格言是谁说的?你也许会问。是我。有一天,我和几位客人聊天,谈起了当今天下全民皆商的壮阔趋势。他们告诉我,现在不少作家已经弃了笔,去做能赚钱的生意。他们说,你呢?你怎么看?我就回答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8):118-118
你看电影必知万达?你恐怕知道中国万达电影公司买下了美国第二大影院放映院线AMC。你奇怪,我和AMC什么关系?我不是万达董事长,我是AMC的观众。大约10年前吧,每周我为AMC贡献两次电影票。我给附近软消费购物中心一家贡献一票,跑到远处购物中心再贡献一票。那家影院是体育馆式上升座位的,音响质量好。我常年看电影,一个礼拜至少三部新片。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玩家,从来是拒绝标准化的东西的,对于他们来说,品质与稀有需要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有这样一群人,一头钻进了木工房,玩起了和木头的游戏。广东人称木匠活为"斗木",人与木材之间,是一种斗争状态,木匠与木匠之间,也是一种斗争状态。不过在京城出现了这么一圈人,他们也与木头打交道,他们也做木匠活,不过相互之间他们称呼为"木友"。  相似文献   

7.
时间漫笔     
周涛 《今日民航》2011,(12):118-118
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正被它裹携。它是那样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着所有的生命,但是为什么却最容易被忽略?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投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7,113(6):42-51
“我的摄影一直带有实验性质。每拍一个东西,我首先要寻找一种叙述的方式,并训练和检验自己能否找到准确的表达语言。”“一件摄影作品到底要说什么?要怎么说?我说的和社会有什么关系?这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我把自己放在一种游历的状态——摄影对我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拍的东西都是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虽然不在主流,但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摄影还是要有责任。”——李杰  相似文献   

9.
郑旭升  董明 《今日民航》2011,(3):95-97,94
我们想用一款突破性的神奇产品来开启2010年。——乔布斯2001年我们可以称为苹果年,一个被咬过一口的神奇苹果,正在国内引发着一场巨大的潮流行为。iMac、iPad、iPhone、MacBook Air一个都不能少,通通拿到我手里。什么?你还不知道这些英文名称代表什么?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out了。  相似文献   

10.
来信     
《今日民航》2013,(8):21
实在的信息服务今日民航杂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杂志,内容丰富,有自己的特色。我差不多在两年前就开始关注它,现在在机场候机,有时间看杂志的话,都会去找一本翻一翻。从旅客的角度来说,我倾向于去了解一些与自身相关的内容。我认为今日民航杂志在这方面做得不错,许多栏目都是从旅客角度出发的。就拿航讯来说,介绍业内最新新闻资讯的版块,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航空公司和机场资讯的选择基本都是从旅客角度出发,给人感觉不是为了宣伟而宣传,而是在为旅客提供一种实在的信息服务。这期封面故事关于航班延误的专题可以说很及时,我看到这本杂志的时候也正好  相似文献   

11.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4):116-116
在美国,我每天去健身房,有天做完运动,身边一位胖老头擦着汗跟我说了一句话,我愣了一会儿神,然后,追上前问,"你刚才说的是中文?说的是‘挺不错'对吗?"老人笑着点头。我告诉他,我们中文有四声,你的发声不太准,所以我得猜一猜。胖老头的身旁站着一位瘦老头,瘦老头对我说:"你好!"也说的是中文,发声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12.
杨月平 《西南航空》2012,(8):102-106
任福安心语:或许是因缘际会,我一脚踏进了这块艺苑领地。艺术之美总如醇酿,饮之让人神情泰然、心灵丰盈、无忧无惧。对我来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书法篆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艺有苦,苦中作乐,哪怕一苇渡江也能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13.
《西南航空》2012,(3):68-69
我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小天使? 你叫的第一声妈妈\是天下最动听的音乐\你一摇一摆的样子\是世上最优美的舞蹈、你的小嘴一噘\真想把全世界都给你\因为\你的欢乐就是我的快乐\我有什么理由\不给你最好的爱?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诗,我们相信,天下父母都想给孩子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网络语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弄不明白,而且传播极快。你不传,不看,不耻,不屑,不说,或者不闻不问,都不行。比如"diao丝",什么意义?我正在纳闷,正在打算请教朋友的时候,又来了一个"真鱿鱼丝"。嗬,你就看看这一则"真鱿鱼丝"吧。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在考查同学们的知识与记忆。"沉寂了半天之后,吉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很好。"教授接着又问:"那被誉为  相似文献   

15.
为敌人吃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6):118-118
你的肚子腆起来?你老是在吃?你不得不吃?"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一位商务老友开玩笑地说,"我埋单,在中国吃饭都我埋单,我的美国上司很理解。不过,最近吃得我有一点兵荒马乱了,胆固醇高,血压也高。""害人又害己啊你!"我不掏钱,白嘴吃着,没良心地笑骂,也是真心地控诉朋友。除了为商务,为友谊,在中国,因为缺少  相似文献   

16.
觉真法师 《今日民航》2013,(10):122-122
<正>有一天,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轻轻摆动。丹尼尔好奇地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丹尼尔笑了,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小男孩认真地回答说:"这只蚂蚁和同伴走散了,它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它的同伴,我要把它引到它们的队伍中去,这样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水蒸汽 《西南航空》2007,113(6):66-68,70
对常出没川西北高原的人来说,卡萨措很有名,因为它就在川藏北线公路边上。可是,“卡萨措”更多时候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出现,因为与众多高山海子相比,它既没有雪山映衬下的幽蓝深邃,也不给人跋山涉水后一睹芳容的惊艳之感,站在高处看,它只是两座土山相夹的凹地里的一汪浅水。然而,走近它,那潜藏的秘语便如草丛中被脚步惊飞的蝴蝶——扑面而来,并牵引你的脚步,进入另一方天地。  相似文献   

18.
"我不太喜欢飞机上的记载娱乐点拨设备,里边的电影也基本不看。我很期待以后飞机能够实现上网。""机舱舱口有各种报纸,我一般参考消息拿的多一些,我更喜欢看新闻性的东西。民航业内的刊物如果在可读性上更下功夫,也许会受到更多旅客更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白夜     
冯立 《西南航空》2007,109(2):104-106
成都的冬夜,寒冷而潮湿,让人倦怠退缩,我常常在不自觉中陷入一种催眠状态。在梦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了那片旷野。冬日的清晨,浓雾弥漫着旷野。一棵巨大的圣诞树散发着眩目的光芒,是上帝送来的礼物,亦或是外星人留下的残迹,还是……我迷惑了。伫立在田野中央,粘稠的白雾在空中如纱般缠绕、飘散,我梦游般移动着脚步,如行在云间。越来越多的人物出现在眼前,越来越多的幻境开始涌现。或歌或舞,或笑或哭;或如木头般静静耸立,或如魔兽般疯狂起舞……雾似乎也越来越浓了,远远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今日民航》2011,(7):19-19
华而不浮最难得FROM:朱映晓作家今年的《今日民航》封面更漂亮了,也更像一本真正的高端的时尚杂志了。在现今,漂亮的时尚杂志也有不少,难得的是这一本杂志兼具文化味道,优雅大气,华而不浮。尤其是它对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关注——我相信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将会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前几期关于中国徽墨、陶器和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