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并行工程的定义及系统工程过程的原理,对并行工程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航天产品研制中探讨、实践并行工程,提供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并行工程与型号产品可制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行工程作为产品研制中的系统协调技术,实践证明是提高产品研制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的有效途径。正确运用并行工程的方法,在型号研制全过程中,重视产品可制造性设计,对改进和加强航天型号研制工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工业生产管理原理出发,阐述了并行工程的概念,论述了在当前特定时期新装备研制中实施并行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两种并行工程的实施方法,并分别对其实施过程及应采取的质理管理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并行工程是产品研制过程中提高质量,降低全寿命期费用,缩短开发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组织与实施是并行工程能否发挥其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并行工程在我所现有条件下,如何推广应用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环境工程的应用角度,分析了卫星产品研制生产中环境工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工程在卫星研制生产中的应用模式:从指导思想到卫星研制各阶段的任务分配;特别强调剪裁原则、环境分析技术、信息管理和防护技术研究方面是关键问题。指出环境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环境工程相关各方的合作,才能实现环境工程对卫星产品环境适应性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霞 《航天器工程》2001,10(4):22-28
在分析了并行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产品数据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工作对基于AVIDM框架的卫星设计集成系统建设及在卫星型号产品中推广PDM技术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型号应用的不同层次及PDM实践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卫星遥感数据的浏览查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璇  王风华 《宇航学报》2006,27(3):562-564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编目、存档管理、浏览查询和产品生产等部分。其中,浏览查询是向遥感数据的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各级产品数据的手段,浏览查询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中浏览查询系统研制的主要技术。本文所研究的浏览查询技术已成功的运用到资源二号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数据处理系统中。本文论述的数据处理技术将为其它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7,(6):54-60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技术特点和研制难点,在卫星研制期间全面实施产品保证工作。充分借鉴已有经验,以确保质量和可靠性为前提,以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研制为重点,构建基于时间、要素和程序3个维度的产品保证模型,将产品保证工作融入流程并纳入计划管理。高度关注系统设计、生产、验证、总装和试验等重要环节,通过狠抓研制源头确保系统固有质量,通过严格外协管控确保产品实现,通过各级各类试验确保验证考核充分,通过精细系统级总装、测试与试验(AIT)管理确保卫星最终集成质量,通过合理举措确保在轨8年寿命。高分三号卫星产品保证工作的有效实施有力保证了卫星研制质量,亦可为其他航天器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7,(5):109-112
皮纳二号卫星是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试验验证卫星,目的是对微纳型卫星平台和载荷的技术及产品进行在轨验证,同时对低成本卫星研制流程优化工作进行探索。通过研究和借鉴其它卫星型号的做法和经验,在皮纳二号卫星研制过程中对技术流程、产品投产、试验验证、元器件选用、软件管理、发射场工作等各方面均开展了流程优化的尝试工作,节省了一定的人员和设备资源占用,缩短了研制周期,为低成本卫星研制流程优化积累了经验,可作为其它有类似需求的卫星型号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卫星通用产品技术状态更改控制,组批采购和投产规划,均衡生产计划控制,管理责任与界面分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用要素分析方法,提出卫星通用产品研制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卫星通用产品技术状态控制、订单需求统筹、组批投产及生产过程、交付及接收管理方法为要素,通过各要素在采购、生产及验收全过程各环节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实现通用产品质量提高和生产能力优化提升。通信卫星通用产品组批生产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式适用于卫星通用产品的研制管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并行工程技术的初步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并行工程初步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过程建模、团队组织与实施、DFX/CAX、协同工作等并行工程方法与技术在某航天产品复杂结构件设计、制造过程中实施应用和初步效果。并行工程是现代企业赢得竞争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最近表示,中国将运用新技术手段,通过建立一系列卫星平台,加快卫星研制速度,具备年均研制生产四至六颗卫星的能力,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为适应卫星研制平台化、公用化的趋势,确保各类飞行器研制的需要,在国际市场保持一定竞争力,中...  相似文献   

13.
航天型号软件研制过程中的并行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天型号软件研制过程的现状和弊病,阐述了航天型号软件研制过程是并行工程的初步内容,介绍了支持并行工程的工具环境,提出了实施并行工程的初步目标。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7,(5):113-120
为实现微小卫星"新、快、好、省"的核心价值,通过开拓一号卫星和脉冲星试验卫星研制实践,对基于商用现货产品(COTS)的微小卫星研制管理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COTS的微小卫星通用产品体系,探索实践"设计-制造"的卫星研制流程,形成一套COTS选用、筛选和应用的产品保证方法,确保卫星型号研制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可控,为加速推进微小卫星产业化发展探索实践了有效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吕燕  李梁 《航天器工程》2006,15(1):68-71
产品保证是在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活动。该文对产品保证的产品保证策划技术状态管理质量问题归零等相关方面在科学试验卫星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刘霞 《航天器工程》1996,5(1):98-104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在并行工程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卫星工程的产品开发环境的构造问题提出CAD技术在卫星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软硬件构成与投资问题,人们对卫星产品开发过程的认识,产品开发的组织形式起着更加关键作用。同时讨论了卫星工程CAD集成框架系统的构成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产品成熟度提升及其在批产卫星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企业已开展航天产品的成熟度研究工作,但尚未在卫星工程研制中得到全面实施。文章以北斗导航卫星为例,通过介绍面向批产卫星工程研制的产品定型工作,总结了4种开展产品成熟度提升的通用方法,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规范体系、提前开展极限试验和研究成熟度模型等3点建议,可为后续其他航天器产品成熟度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1,(6):45-45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已初步形成了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遥感卫星和小卫星四种卫星系列平台,为实现21世纪我国卫星工程研制“快、好、省”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卫星研制平台化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卫星研制集成化技术,是优质、快速、低成本卫星工程研制的根本保证。这一技术的实现。必须以成熟的设计、各项指标的合理配置等为依托,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成熟与否的标志。 多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加速我国卫星研制步伐,增强可靠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卫星工程的研制和组织管理中,确定了…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中国航天工业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产品的能力和完整配套的研制、生产体系,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从1996年10月至今,长征火箭连续49次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静电陀螺仪的原理,研制过程和产品生产情况。这一技术还可用于静电加速度计和无阻力卫星控制系统,在航天飞行器中已得到应用。文中还介绍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