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在外弹道测量中,最小二乘估计仍是一种基本估计理论。外测系统中,经常采取增加测量设备,获得多余观测信息,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提高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为鉴定制导系统精度的多套站连续波系统联用就是使用这一种技术的具体实例。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提高与利用增加何种测量元素的测量体制是密切相关的。举例来说,在主动段测量中,试图用增加R、A、E测位元素的方法去改善速度参数估计的精度也许毫无意义,而增加多R测速元素对弹道速度参数估计的精度却是有益的。但在自由飞行段(或轨道运行段中),增加R、A、E定位元素,并根据二体运动的力学条件估算弹道速度参  相似文献   

2.
结合靶场工程实践,介绍了靶场连续波测距雷达的组成,然后阐述了其测量弹道目标速度、角度、距离的技术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推导。  相似文献   

3.
一、测,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使用连续波雷达测速信息直接求速的方法刘铭章(见本期)色噪声数据多项式平滑的若干问题陈守廉(见本期)许氏模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吴平李波(见本期)递推最小二乘估计与测量体制刘利生(见本期)常增益递推滤波器及其稳定性王彦顺无动力段轨道约束的BET方法及其应用吴平数字信号的最小相位分析程纬国误差分离中的自适应估计张金槐(见本刊82年第四期)地球同步卫星的定轨精度分析陆钟麟李显霖用于卫星激光测距数据处理的两种序贯估计算法的比较何妙福计算机实时自动判断运载火箭的飞行状态鲁梓成陈世如外弹道测量系统实…  相似文献   

4.
浦控总体远站跟踪转换方程的推导速度状态参数的最优观测几何试验靶场的GPS转发信号跟踪系统方案利用转发的GPS信号测定弹道 无线电外测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校准无线电外测系统的方法—卫星校准法用跟踪卫星的方法对陆上脉冲雷达进行自校准阿里安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用的C波段雷达的卫星校准用GEOS一3卫星校准C波段雷达的研究C波段雷达校准及其在GEOS一I计划中的应用无线电外弹道测量系统校准卫星文献目录双向相干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误差美国陆军白沙导弹靶场动目标分辨技术的开发模糊距离研究报告用距离游标法提高外测能力白沙导弹靶场的…  相似文献   

5.
在仅使用单点位置、速度信息计算轨道的奈件下,针对轨道半长轴、远地点高度的精度问题,在轨道面内,应用活力公式和二体运动学理论推导得出了轨道计算精度与弹道测量精度间映射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不同的位置、速度误差与半长轴、远地点高度最大误差之间的数值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大小分别为100 m和1 m/s的算例,半长轴最大误差和远地点高度最大误差分别约为2 km和4 km.基于此方法,可以将弹道误差传递至轨道参数误差,进一步分析故障误判和漏判概率;也可根据轨道参数精度要求反算弹道测量精度要求,以作为地面测量系统建设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向相干测距测速体制是最常用的航天器测量体制,是一种闭环体制.与之相比较,开环测距测速可以在信号更微弱的情况下获取到观测量,在深空任务中有着独特的意义.然而,开环测距也面临棘手的技术难题——高精度航天器定时技术.针对该难题,在保持现有航天器信号体制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遥测信号和测距侧音信号(差分单向测距DOR信号可看作侧音信号)间相频约束的航天器定时原理,研究了侧音频率最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器上发射测站接收”的初步实现方案,为后续开展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使用连续波雷达测速信息直接求速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测速信息的物理意义及线性估计理论,给出了关于测量量的直接估式、估式的近似处理及误差分析。还给出了相应的电波折射修正方法。由于该方法不使用多普勒频率,与定位系统一样,都以广泛应用的测量量为数据处理的基本参数,使连续波雷达数据处理过程更加清晰、实施更加简便、理论更加严格。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较多普勒频率求速法优越。  相似文献   

8.
引言六十年代初激光测速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第一次或接近第一次确切地测量到了流体的速度而不是密度和速度相结合的值。激光测速具有种种优点,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有线性转换系数不需标定、空间分辨率高、动态响应快,因此,十几年来,国内外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已经解决了许多用其它测量技术无法解决的测量问题,如边界层内速度分布,跨、超音速测量,旋转系统内的流体速度测量等,它亦正在试图被用于解决湍流,高温燃烧现象等领域中的问题。应当指出测量技术的局限性曾经是这些问题一度停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单向多普勒测速动态测量精度,构建了一种基于卫星信道模拟器的测速精度评估系统,通过在卫星信道模拟器装订卫星飞行轨迹,利用卫星信道模拟器对上行信号加入传播时延、多普勒频率,对卫星在轨飞行状态下的单向多普勒测速进行场景仿真,并对场景仿真获取的测速数据进行O-C残差序列分析,得到动态测量条件下的测速精度。给出了O-C残差序列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单向多普勒测速体制下时钟偏差对测速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时钟误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是一种新近提出来的成像雷达体制,它结合调频连续波与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从频谱的角度进行分析,FMCW SAR的距离分辨率取决于频率测量分辨率。文章研究了一种FMCW SAR高距离分辨率成像算法——利用FFT得到差频信号谱峰的粗略范围,再对这一范围进行ChirpZ变换,从而实现距离高精度估计,并且避免了大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出一种利用雷达跟踪数据事后分析确定机动式再入目标的气动参数的技术。本技术使用了加权最小二乘序贯估计器,该估计器在各批处理数据中依次步进移动。观测值为来自分布在落点附近精密跟踪雷达的角度和距离数据。用六维估计器(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来估计再入目标自由飞行段的状态。本文还导出了两种再入估计器:第一个是七维估计器,包括六维自由飞行参数加上一个弹道系数,用来估计弹道再入段的状态,第二个是九维机动再入目标估计器,一旦有机动发生就用这种估计器。研究出一种基于测量残差监视的算法,可以自适应地从六态估计器转换成七态估计器,再到九态估计器。进行了一系列数值仿真,检验了这种技术及其编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估计器的协方差矩阵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这样一种试验飞行器弹道测定技术的性能,即GPS信号不在飞行器上处理,而经转发器中继到一个或多个远方接收站,随后再作信号和数据处理。在这种场合,弹道测定性能将取决于转发器的设计方案,接收站设备配备和布局,以及用于弹道估计的技术。这里研究的基本处理技术使用沿 NAVSTAR-转发器-接收站路径上的距离和或者距离差测量值。理论上讲距离和处理技术的性能一般较好,总不会比距离差处理技术的性能差。本文给出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转发方案中,这两种处理技术之间的性能差别可能会相当大。成功地开发这种性能差别将取决于系统设计方案,特别取决于转发器延时和接收机定时误差的控制和消除,而且还必须使接收站的布局相对于试验飞行器轨道的相对几何最佳化。  相似文献   

13.
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效应下,研究推导了连续波雷达及GPS系统的测速原理。给出距离和变化率S与多卜勒频平间的关系式;对经典公式(不考虑相对论影响)应作的相对论修正等。最后给出算例。 研究表明: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缩效应,在雷达上、下行通道测量中能互相抵消。而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使频率改变造成的S误差,则为高阶小量(在算例的前题下,△_广S=1×10~(-11)米/秒,四站最优布站测飞行器速度的相对论影响△(?)、△(?)、△(?)均小于6×10~(-12)米/秒)。对于从空间单程测量的GPS系统,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影响都很大(测地面低速或静止目标时,△_狭(?)=0.02米/秒,△_广(?)=-0.16米/秒,△_总(?)=-0.13米/秒;四星最优几何测量时,△(?)=△(?)=△(?)=0.12米/秒),庄子重视和修正。  相似文献   

14.
雷达在其发展前期,连续波雷达由于收发隔离等问题不易解决,应用受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得到改善,连续波雷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现有调频连续波雷达平台,通过分析研究雷达平台,介绍信号处理软件的设计思路与系统结构,设计与开发了信号处理软件。在此基础上,对雷达功能设计实现进行分析,对软件各模式功能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实现及测量精度,并进一步研究调频连续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用于导弹近程制导的可行性,介绍了调频连续波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指出其用于末端制导的缺陷并给出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向测量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地介绍了三向测量技术(包括三向测距和三向测速),阐述使用三向测量的工程背景和重要意义,给出利用三向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定位的数学推导,并分别对三向测距和三向测速原始数据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在"嫦娥一号"试验轨道段采用三向测量技术得到的残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未进行站间时间同步的情况下,"嫦娥一号"卫星100km×100km环月轨道段三向测距误差约200m,三向测速误差约2cm/s,利用三向测量数据可以单独进行轨道确定,验证了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中应用三向测量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由位置微分求速的频域处理方法。在此,利用位置数据和速度数据之间的傅里叶交换关系,导出频域微分求速的方法。特别地结合连续波雷达离散采样测速增量数据(小增量数据),推导得到测速元素的频域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由位置微分求速的频域处理方法。在此,利用位置数据和速度数据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导出域微分求速的方法。特别地结合连续波雷达离散采样测速增量数据(小增量数据),推导得到测速元素的频域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干涉仪测量系统的六通道测量数据联合定位的处理思想,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处理方法。该新方法是将测速数据与定位数据联合确定运载火箭的位置坐标,进而可计算其速度、加速度等其它弹道参数,这无疑会提高测量数据的利用率和改进弹道计算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制导信息精度的特点,以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弹目相对距离测量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对目标大机动也有鲁棒性.因此,这种制导律可以作为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的制导律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测量数据的随机噪声特性的精确统计,是为评定导弹性能和精度提供高精度弹道参数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介绍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新理论AR(P)自回归模型来精确统计连续波测量雷达随机误差噪声特性,无论从适应性、真实性和统计效果上来说,比变量差分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