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 kVA直/交软开关逆变器研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频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电路构成,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性。该电路通过两个改型的正激变换器的交错并联来得到逆变桥的高频直流脉冲电压波形,通过合理的三态离散脉冲滞环控制,实现了逆变桥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采用输出电压和滤波电感电流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研制成功的3kKA48VDC/220V50Hz软开关逆变器开关频率为40kHz,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优、整体效率高、体积和重量小等  相似文献   

2.
提出将PWM技术应用于阶梯波合成逆变器,以实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调节。本分析了方案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将单脉冲调制应用于12阶梯波逆变器可以在较大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的同时保证波形具有良好的正弦性,研制的1500V输入80kVA逆变器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由于功率开关频率低,具有效率高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3.
隔离Boost变换器具有高频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输入电流纹波小、负戢短路时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变压器漏感存在,开关管关断时升压电感电流无法瞬时流入变压器,从而在开关管两端产生浪涌电压。本文通过增加一个与升压电感耦合的反激线圈和一个连接到输出电容的整流二板管,构成反激箝位电路。在开关管关断时,反激整流二级管导通,将升压电感中存储的部分能量传输到输出电容,从而限制了升压电感两端的电压,达到箝位的目的。文中研究了升压电感和反激线圈的匝比对反激箝位作用的影响。500W原理样机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电路起到了箝位作用,改善了元器件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三相六开关VIENNA整流器功率开关开路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VIENNA整流器在桥臂各个功率器件出现开路故障时所呈现的故障特征,指出了各桥臂续流二极管的开路故障对整流器的危害最大。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三相输入电流直流分量以及输出电压交流纹波作为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诊断的故障特征值。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功率开关开路故障分类系统,并将所提取的故障特征值作为输入训练样本对其进行训练,最后通过MATLAB软件中M语言编程完成对故障分类系统的训练和测试。训练和测试的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故障分类系统可很好地对VIENNA整流器除续流二极管外的功率器件开路故障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分析了高于谐振频率工作的并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无损电容C1和C2以及MOSFET寄生二极管D1和D2对MOSFET零电压开关特性的影响。文中根据电路工作中电压和电流的相对关系,把谐振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分解成A,B两种工作模式,利用恒流模型和状态空间分析法导出电路的稳态解,研究了电路在稳态状态下状态变量初值I0和Uc0的确定方法和主要功率器件的工作区间长度,文中还给出了确定谐振变换器中MOSFET的平均电流^-Isw、电脉电流有效值Ir等主要参数额定值的表达式及其设计曲线。最后给出一个输出为160W/28V、谐振频率为100kHz和变换效率达89.9%的并联谐振变换器的设计实例和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PWM式变压整流器和谐振式变压整流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零电压开关PWM变压整流器。它是PWM技术和零电压开关准谐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转换过程中采用零电压开关准谐振技术,即功率开关器件工作于零电压开关状态──软开关状态下,而能量传输的主要形式采用PWM技术,故具有PWM式变压整流器和谐振式变压整流器的优点。文中介绍了该变压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其关键部分──全桥零电压开关PWMDC-DC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和设计方法。该变压整流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性能好、输出电压稳定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先进飞机的新型专用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它由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宽电压输入范围的变换/调节装置组成。本文利用Matlab工具建立了宽电压输入范围变换/调节装置的仿真模型。另外,还对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对输出直流电压脉动和发电机相电流波形的影响及相电流谐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Boost-buck变换器之前增加滤波器,并不能改善系统直流输出电压脉动情况,反而会造成发电机三相电流谐波含量增大,对发电机产生不利的影响。新型专用电源系统直流电压脉动幅值的控制是靠变换器自身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直流环节输出电压为周期性回零的直流脉冲波形,逆变器功率管为实现零电压开关,除了要满足一定的开关规律外,还必须控制在直流脉冲波形的过零处改变开关状态,本文对逆变桥功率管的过零控制作了详细分析,分别以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和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为例,讨论了过零控制信号的两种检测方法,直接检测和由控制逻辑转换检测,由分析可见:利用实际电路控制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过零信号简洁,可靠。根据逆变器谐振脉冲保持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利用采样保持电路可实现功率管的过零触发,给出了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应用于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的比例驱动电路,它具有优良的驱动特性,能有效地减小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及存储时间,电路设置互锁功能防止桥臂上下两功率管的共同导通,保证逆变桥功率管可靠工作及减小驱动电路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尤其适用于SPWM桥式逆变器中,该电路已获得成功的应用,文中对该驱动电路及驱动变压器铁芯的磁化状态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颖组合变换器拓扑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于电源模块并联和串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双管正激组合变换器拓扑,克服了双管正激变换器副边二极管电压应力过高,输出电压和电流脉动大,只能应用于输出中低压场合的缺点,具有副边二极管电压应力低,可靠性高,原边开关管电流应力低,输出电压和电流脉动小,磁芯元件体积小等优点,本文对该新颖组合变换器进行分析,仿真和实验,表明适合应用于输入中,高电压,输出高压,大电流场合,并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6KVA逆变器前级变换器,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变换器起动期间,由于低的输出电压导致过冲电流,将对变换器造成损坏。本文研究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反激(Flyback)变换器的起动过程,该变换器采用峰值电流控制芯片来实现。将Flyback变换器的起动过程分为电流过冲、电流调节器调节和电压调节器调节3个阶段。分别讨论了断续模式和连续模式下起动过程的3个阶段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影响起动过程电流过冲的因素。文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通过对500W,200V/20V原理样机的研制,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阶梯波合成结构的整流器,具有开关频率低、谐波含量小、滤波器体积小、输入功率因数和输出电压可控等优点,非常适合大功率应用场合.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输出电压调节方法,并提出采用具有特殊采样时序的错时采样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对其进行PWM调节,既保留了阶梯波合成技术的消谐波能力又使得交流侧合成电压的相位和幅值可调,以便于实现输入单位功率因数和输出直流电压的调节,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阶梯波合成整流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流控制离散脉冲调制方式下的一种软开关组合式DC-DC变换器,分析了使其输出电压纹波最小的最佳控制脉冲序列构成,讨论了滞环宽度与变换器工作频率、输出电压纹波的关系,给出了环宽的设计原则及仿真波形。研究结果对于此类DC-DC变换器及软开关组合式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功率电子调节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在风力发电机并联向蓄电池供电系统中,用于平衡各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电子调节装置,它能对蓄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行快速控制,并具有输入过压,欠压,输出过压、过流等保护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发电机并联工作时瞬间或长期过载,各发电机间输出功率不平衡及蓄电池过充电等问题,对解决我国风力发电中的技术问题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规的由Boost和DC/DC变换器级联构成的两级式PFC变换器,在Boost电路输出端要接高耐压等级的电解电容作为储能电容,不仅体积大、价格高,而且寿命短,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低压输出的Boost/半桥组合式软开关谐振PFC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半桥电路输出端的低压电解电容平衡瞬时功率,Boost电路输出端电容与变压器漏感谐振,并不大量储能,由此减小了Boost电路电容的规格,提高了工作可靠性。讨论了该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前后级共用一套控制电路,实现功率管的软开关和能量的传递。分析了降低电容容值的可行性,指出采用小容值非电解电容替代Boost电路输出端的大容量电解电容后,变换器具有良好的性能。给出了Boost和半桥电路输出端电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a novel macro and micro driven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 composed of an ultrasonic motor with macro movement and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with micro movement,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based macro and micro power supply is designed,which fits the new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The power supply comprises a control circuit,a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an amplifier circuit,a half-bridge module,an optical isolatorsdrive circuit,etc,where the DSP of TMS320F28335 is used as the controller.When the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 working in a macro driven state,the power supply outputs alternating currents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voltage,which drives the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 dynamically at an ultrasonic frequency;while working in the micro driven state,the power supply outputs direct currents with high voltage,which drives the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 in micro driven statically.Here a prototype of the macro-micro power supply is designed.After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the power supply with and without loa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er supply can drive and control the macro micro driven linear piezoelectric motor,and realizes quick and seamless switch between macro and micro drive.In addition,the power supply can drive and control the ultrasonic motor or piezoelectric ceramic micro actuator individually.The power supply achieves the multiple parameters of output signals adjustable simultaneously and exhibits goo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公用电压外环方案,实现了三台1KVA基于频零电压开关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并联输出,三台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均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通过公用电压调节器稳定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在及频率,同时产生统一的模块电流给定信号,各并联模块工作电流跟踪模态,从而实现各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均流并联,该并联方案仅有一条均流控制线连接且无须外加均流控制电路,不需要输出隔离变压器以及复杂的均流控制电路,具有简单可靠,均流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和组合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静止变流器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及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8.
Boost-Flyback单级PFC变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Boost-Flyba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主要应着眼于两点:一是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值要求;二是直流母线电压.为了给设计提供依据,本文详细推导了其功率因数及储能电容电压表达式,分析了它们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定量地给出变换器达到所需PF值的条件,指出当后IFlyback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时,储能电容电压不随负载变轻而上升,避免了功率器件电压应力过高的问题.最后设计了PF>0.9的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