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8):4-5
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7月8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建院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分别发来贺电、贺信或作出批示,热烈祝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希望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0月5日在京召开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40周年大会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40周年纪念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大会发了贺信。贺信说,在中国航天事业40年的发展历程中,航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精神,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到会并  相似文献   

3.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59-59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1名两院院士以及四百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由中国宇航学会策划的以“梦想航天”为主题的大型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拉开了序幕——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何鸿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宇航学会联手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梦想航天——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科普知识展暨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创建50周年之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也走过了45载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批示,在上海建设防空武器研制基地。45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又承担了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入飞船等航天产品的研制任务,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成长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形成了资产上百亿、员工近两万的集团规模,民用产业涉及新型材料及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信息技、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本次高峰论坛暨年会的主题是“繁荣学术,促进创新”。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李纪南、航天科工…  相似文献   

7.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为配合该套邮票的发行,北京航天城邮电局,特别推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极限邮品珍藏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时。其后的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着手建立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徐菁 《国际太空》2011,(10):49-F0003
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10月10日以"幸好航天有了你"为主题的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7,(2):32-33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拄求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06,(11):41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相似文献   

12.
10月11日,由神舟传媒承办的“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幸好航天有了你——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座谈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总装备部前副部长胡世祥、二炮前副司令张瑞,饯老的学生、空间技术研究院各单位负责人以及电视剧《钱学森》创作团队在内的有关人员聚集一堂,深情回忆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畅谈如何继承和弘扬钱老崇高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到会表示感谢,并祝福航天事业基业长青,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为重温航天历史,总结航天经验,弘扬航天精神,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等机构组织开展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60件大事"评选活动。经各航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中国梦航天梦》"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活动,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并致辞。马凯在致辞中指出了设立"中国航天日"的重大意义,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6,(9):44-44
到200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将走过5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50年来,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同时也是上海航天技术院(前身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成立55周年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开馆5周年,为此,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与上海航天技术院于去年岁末共同主办了"钱学森与上海航天"专题展。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及中国  相似文献   

17.
王佳 《太空探索》2006,(10):51-51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0月18日,"庆祝中国航天创建60年——全国第六届太空画展"开幕式在青岛市黄岛区太行山路小学隆重举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中国宇航学会全国航天科普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田如森,青岛市黄岛区有关领导共同为画展开幕剪彩。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  相似文献   

19.
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2周年,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个"航天日"。在全国人民沉浸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际,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际在线和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我与神七同行"全球征集祝福语活动颁奖仪式,答谢广大网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6,(12):40
至初赛截止时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人参加了本次“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航天知识大赛”的个人赛初赛,2006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宇航学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进行了本次六赛个人赛复赛的选取工作,腾讯网对选取过程进行了网上直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处处长李君、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以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炜出席并参加了选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