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就615微波暗室(射频无反射室)屏蔽层的接地设计技术展开了讨论。指出了接地的种类,接地电阻的大小与土壤的类型及其电阻率(系数)等因素的关系,同时论述了该屏蔽层接地电阻的设计与埋设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前言 航空导航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导航保障体系的基础,而导航台则是使飞机完成从一地到另一地安全飞行的重要保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导航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民航飞机的正点与飞行安全.那么如何保证导航台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呢?人员素质成了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如何使导航台的人员既能安心长期坚守台站又能保证导航设备的正常运行,谈谈自己在导航台工作十二年来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导航性能实时评估与监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机能否在指定空域中安全有效地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载导航系统的实际导航性能能否满足航路所需导航性能的要求。导航性能实时评估与监视是民航飞机实施所需导航性能运行的关键技术。结合民用飞机所需导航性能(RNP)航空运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分别对飞行中实际导航性能的评估方法和导航性能监视技术进行了研究,为RNP系统导航性能监视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陆基增强系统(GBAS)是支持飞机精密进近的下一代无线电导航设备。目前,在世界上安装GBAS和提供GBAS服务的机场越来越多。中国已经研制了首套卫星导航GBAS着陆系统,然而并没有通过相关设备的认证许可,未投入实际的运行使用。因此,本文在分析FAA和Eurocontrol对GBAS设备许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卫星导航路基增强系统设备许可体系的方案,为进行设备的认证许可提供引导,使得整个地面子系统满足安装选址要求、地面和飞行测试对功能和性能的验证要求,保证地面设备子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后能够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设备许可体系在未来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设备的运行、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Ⅱ类仪表着陆系统对提高民航机场的精密进近导航能力,保障低能见度情况下民航飞行安全和提高航班正常率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对系统性能、设备配置、台址设置和临界区保护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笔者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总局有关仪表着陆系统技术要求和运行规定,结合设计和建设北京首都机场Ⅱ类仪表着陆系统的经验,对系统的性能要求、设备配置方案、台和保护区以及飞行校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据统计,民航局与航空电信陆基导航服务相关的规章共计5部,规范性文件共计12部,国家标准1部,行业标准7部。这些法规标准有些并非单独针对导航设备与服务,但却都是航空电信导航业务开展的依据,笔者将用本文介绍这一法规标准体系如何支撑整个民用航空陆基导航的安全可靠服务。一、使用许可——把好设备安全第一关为确保导航设备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确保各导航设备提供商优质高效的服务,民航局规定了凡是进入我国民航领域使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定义,空中交通管理是确保飞机在所有飞行阶段安全和效能运行的综合保障体系。空中交通管理是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保证飞行安全和有顺序的技术措施,它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航行情报服务是搜集整理、设计制作、发布情报资料,提供给飞行机组以及其他技术保障单位在组织与实施飞行过程中使用,保证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它包括:航行、通信、导航、气象、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的资料和规定。航空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大的航班量,使得空中飞机的密度越来越大,对航空管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测量技术相继出现,机载导航设备和陆基导航设备的在精确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进。RVSM是指通过缩小垂直空间间隔,提高空域使用的灵活性和容量。RVSM在欧洲大部分空域…  相似文献   

9.
根据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为保证航行安全所提供的电信业务,即航空通信业务,被分为航空固定、航空移动、航空广播及航空无线电导航四类业务。其中航空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随着航空器机载设备导航性能的提高,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域导航(RNAV)和所需导航性能(RNP)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概念。同时ICAO发布了《PBN手册》(ICAO DOC9613),作为各个成员国实施PBN运行的指导性材料,目前该手册已升级至第四版。PBN运行将航空器的机载导航设备、飞行管理设备和人机界面设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航空电子技术》2006,37(2):F0003-F0003
NDB-500型无方向信标机 该机为全固态中频无线电地面导航设备,技术性能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有关规定要求。可装用在机场、航路、石油勘探平台等导航点上,为飞机提供示位和导航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空域资源、机场容量及导航技术手段已经不能适应航空运输业的增长需求。新航行系统的应用将促使航空运输业的安全水平、运行效率、空域容量、机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要求。基于性能导航(PBN)技术就是新航行系统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 T 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航(Navigation)。如果PBN技术能够广泛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区域导航(RNAV)和所需导航性能(RNP)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运行概念。它体现了从基于设备的导航到基于性能的导航的转变。本文分析了美国FAA实施PBN的情况,对我国民航逐步实施PBN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用航空》2010,(1):39-39
近期.东航云南分公司一架编号为B5231的B737-700飞机利用自身机载导航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在拉萨机场成功完成了日中精密导航飞行程序验证试飞.此次成功试飞也是B737—700型飞机首次使用RNP技术在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成功运行。目前,东航云南分公司装载RNP导航设备的飞机已增至17架.掌握同中导航飞行技术的飞行人员有115人,这对在云南高原复杂机场运行的东航云南分公司来说.无异于增添了一份安全双保险。  相似文献   

15.
对飞机安全接地的重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导航设备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维修技术的精度和质量是实现飞机现代化维修手段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导航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用FPGA实现检测功能模块的设计,并应用FPGA实现了导航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通信连接.  相似文献   

17.
CCA本文结合RNP运行的特点和IFP飞行验证的需求,分析了RNP运行程序飞行验证的科目和方法。针对RNP程序验证中性能评估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基于GPS RNP运行的导航性能(NSE)评估算法,全系统性能(TSE)评估算法,以及是否符合预期RNP需求的判定方法。不同于传统航空导航方式,区域导航(Area Navigation,RNAV)允许飞机运行在任何"期望"的航线,只要是在空基或(和)地基导航设施的覆盖之内或者其自身独立导航设备(如惯性导航)的能力。RNAV包含基于性能的导航方式,也包含其他非基于性能的导航概念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一、涉及RNP的相关概念(一)PBN概念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BN规定了航空器在指定空域内或者沿ATS航路、仪表程序飞行的系统性能,包括导航的精度、完整性、可用性和所需功能。作为飞行运行和导航技术发展的基本指导准则,PBN将RNAV和RNP等一系列不同的导航技术应用归纳到一起,涵盖了从航路到进近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根据飞机的导航性能来优化仪表进近程序的设计,从而充分利用现代航空器机载设备和导航系统,提供全球一致的适航要求和运行批准标准。  相似文献   

19.
Y2K将有可能造成管制区域中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失效,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必须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假想空域中Y2K问题带来风险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军 《民航科技》2006,(6):70-72
本文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对设备系统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从实施“设备应急保障措施”的主体、软件和硬件这三个环节着手,就如何提高雷达管制下设备应急保障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