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航空电子技术》2012,(1):55-56
为加强航空电子系统领域相关学科学术交流,推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光电控制技术以及飞控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由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及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2012航电综合、光电控制、飞控一体化技术学术交流会。共同探讨本领域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与交流,促进我国航空武器、航空电子系统事业的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专业分会,陕西省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将于2008年7~8月间在上海联合召开学术年会,会议由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专业分会,陕西  相似文献   

3.
《航空电子技术》2007,38(4):52-53
为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与交流,促进我国航空武器、航空电子系统事业的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分  相似文献   

4.
<正>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航工业上电所)建设,2009年通过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联合组织的验收并投入正式运  相似文献   

5.
<正>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1999年由总装备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3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它的依托单位是中航工业光电所,实验室主任由所长王建刚担任。我国著名的飞机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 ,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该所此次参加珠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航展的主要单位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集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及等离子加工技术于一体 ,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三束加工技术的研究单位 ,目前实验室的总体综合实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承担机载航空电子系统总体和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设备研制以及无线电通信导航相关产品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从事相关民用电子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研究所建有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测评中心、电子元器件检验站、电磁兼容监督  相似文献   

8.
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控制体制、飞行姿态控制技术和火/飞/推综合控制技术。实验室自控所分部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384万元,  相似文献   

9.
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光电所")于1970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以火力控制系统总体为核心的火控系统和光电系统专业研究所。中航工业光电所是集产品研发、生产、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光机电综合性多学科的应用技术研究所,被评为航空工业成立55周年重大贡献单位。中航工业光电所以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设有博士后工作站,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军民品质量体系均通过国家ISO9001认证,拥有军工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相似文献   

10.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维修动态     
正海特高新获"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授牌5月7日,四川省科技厅为海特高新"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是四川省布局建设的首个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对于增强我国航空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水平,支撑四川省的航空与燃机高端成长型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管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993年4月经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1996年3月正式批复投入运行.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引进、消化与吸收,与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相呼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和具有综合优势的人才队伍;开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探索研究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力争成为国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陈松 《洪都科技》2012,(2):31-34
航空火力控制技术是将飞机、目标及武器之间所构成的作战态势与攻击瞄准操纵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机效能的一种综合技术。本文对航空火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火控系统一线工作的经验,对我国航空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军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由联合向综合方向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试验与评估手段和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美国空军莱特实验室提出的“航空电子风洞”(AWT)计划正是为适应先进航空电子系统的研发需要,对航空电子研究、试验和评估手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面向四代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通用教练机航空电子系统技术是新一代教练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根据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任务合成、信息融合以及结构化综合技术和特征,针对通用教练机航空电子系统能力和训练需求,通过采用系统任务合成技术,提供任务组织和态势感知能力,支持综合化任务决策和运行;通过采用信息融合技术,提供系统的信息关联感知、能力组织和品质提升,支持系统综合化信息能力支撑和品质保障;通过采用系统结构化综合技术,提供资源组织、处理效率和系统可靠性能力,支持系统能力、效率和有效性保障.  相似文献   

16.
F—22航空电子系统重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重构技术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发展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 F- 22 航空电子系统执行重构的过程,包括故障前操作、故障检测、恢复方案确定与实现以及返回操作; 最后对 F- 22 航空电子系统重构与“宝石柱”计划重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归纳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制出超薄热塑性无纺织物层间增韧技术以实现提高复合材料的CAI性能.设计出的多夹层结构具有多层吸收拓展频带的作用,使多夹层隐身复合材料的吸收频宽达1 ~ 18GHz.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耐高温复合材料技术得到发展,并形成预浸料-热压灌成型、液态成型和自动化制造技术体系.发展复合材料固化、树脂流动、固化变形等模拟优化技术,并建立复合材料数据库技术.建立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可在支撑航空装备研制,在航空复合材料创新引领、体系主导、基础支撑和保障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与信息     
1995年7月上旬,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建成的第一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航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防科工委和航空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正式验收。验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专家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第二阶段由重点实验室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19.
杨军祥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6):108-112,116
集中控制和综合显示技术在先进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显示处理机作为航空电子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可靠性及综合显示控制将是系统平台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综合显示处理机,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功能需求及显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并对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显示控制、通信控制及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应用表明,综合显示处理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并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0.
实时网络技术在飞机航空电子地面仿真/验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良  张家玲 《飞机设计》2006,(4):54-57,63
随着现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化程度的提高和系统功能的增强,在地面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充分验证,可以大大缩短飞机试飞周期,减少试飞经费,加快飞机研制进度。为了完成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在地面的仿真/验证/试验,必须建立航空电子仿真/验证环境。我们在多个型号和课题的航空电子系统地面综合试验中,成功地研制开发了航空电子综合仿真/测试系统,组建了航空电子仿真/验证环境,在构建试验环境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实时网络技术,为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地面验证/试验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实时的数据通讯传输平台。本文介绍了实时网络技术及其在飞机航空电子地面仿真/验证中的应用,并重点就实时网络通讯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