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是首个多星、多任务地面处理系统,能够处理我国所有陆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具有支持5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的能力,可以处理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和雷达等多种类型遥感器从2.36米到250米各种分辨率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亚洲一流的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一种亚洲一流的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地面应用系统中的卫星跟踪与接收地面站、图像预处理、图像应用处理和管理控制与支持4个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功能、技术性能和设备组成,介绍了工程建设中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2,(5):43-45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1年10月5日成立,是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负责业务领导、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行政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多年来,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陆地观测卫星发展的战略部署,建设民用遥感卫星大型地面系统设施,向广大用户提供数据产品服务,积极扩大民用遥感卫星数据产品应用,不断扩大国际合作,肩负着建设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集中处理中心、统  相似文献   

4.
任务调度和管理是遥感卫星数据地面预处理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如何对于新型的基于并行机群平台的遥感卫星数据预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任务管理和调度,将对系统的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性能等产生很深的影响.文章讨论一种成功应用于通用高性能卫星地面预处理系统(GHIPS)中的、基于机群平台的任务管理与调度技术.并用于指导为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平台提供一种通用的任务管理与调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各国发射入轨的航天器的增多 ,由多种遥感卫星系统组成的 ,包括地面应用系统在内的天地一体卫星应用网络体系即将形成。文章介绍了国外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了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特点 ,并指出了中国建设天地一体化遥感应用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卫星操控模式已无法满足用户快速、准确、灵活的遥感数据获取和信息产品生产需求,亟需发展智能操控技术来降低卫星操控难度和复杂度,有效提升卫星的应用效能。文章论述了遥感卫星智能操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星地操控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智能卫星+一体化地面系统+智能操控平台"架构的天地一体化智能星地操控模式,从任务指控、任务进程监控、任务结果处理与多维度呈现、在轨维护以及在轨健康监测与处置等5个维度优化星地操控接口和操控流程,改善人机交互效果,可为遥感卫星操控模式设计和系统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技术和构件技术在软件复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搭建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在增强软件的可复用性方面具有优越之处,并且介绍了两种Web服务的复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各国发射入轨的航天器的增多,由多种遥感卫星组成的,包括地面应用系统在内的天地一体卫星应用网络体系即将形成。文章介绍了国外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方面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天地一体化的感信息应用网络体系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建设天地一体化遥感应用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浏览查询系统作为遥感卫星地面站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向遥感数据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以及各级产品数据的服务。针对每天需获取上百GByte的遥感数据并进行存储管理而导致的并发用户进行浏览查询时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介绍了Oracle数据库技术在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的浏览查询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技术和构件技术在软件复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搭建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在增强软件的可复用性方面具有优越之处,并且介绍了两种Web服务的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7):4-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当地时间5月26日在加拉加斯与委内瑞拉科技和工业部签署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项目合同》。根据合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项目总承包商将以“在轨交付”形式,会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包商,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徐文 《卫星应用》2012,(2):50-53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整整走过20个春秋。作为我国第一个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接收、处理、分发、应用的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中心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直接领导下,在各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作为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与卡特总统签署的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项目,1986年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运行翻开了中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数据的浏览查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璇  王风华 《宇航学报》2006,27(3):562-564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编目、存档管理、浏览查询和产品生产等部分。其中,浏览查询是向遥感数据的用户提供查询和检索卫星原始数据各级产品数据的手段,浏览查询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高码速率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中浏览查询系统研制的主要技术。本文所研究的浏览查询技术已成功的运用到资源二号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数据处理系统中。本文论述的数据处理技术将为其它遥感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遥感卫星应用系统的一种多任务并行调度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孙晓良 《航天器工程》2010,19(4):99-104
任务调度是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功能。为了解决系统生产任务量大,并行调度多等难点,文章提出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生产策略、面向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的一种多任务并行调度方法,并针对任务特点设计了一套新的线程池运行机制用于多线程的管理。该方法提高了任务调度效率和系统资源利用率,并行执行的任务数量大,系统资源消耗低,任务执行的延迟率减小,解决了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时效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卫星应用的手段与基础,是体现卫星效能,获取其收益的重要保证。地面应用系统与设备的制造与应用卫星的制造一样,是卫星产业链中最主要的两环。因此.必须像重视卫星研制一样重视应用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轨凝视卫星存在难以选取地面控制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卫星性能发挥的问题,文章将连续成像的凝视卫星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AIS数据定位精度高、更新频次快、与高轨凝视卫星配准性好的特点,将船舶AIS数据作为控制点对海洋区域进行几何精校正。根据海洋较地面平坦的特点,基于多项式校正法,设计了两种针对高轨凝视卫星的遥感图像校正策略,并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和商用AIS数据进行了验证比对,给出了应用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IS数据可有效提升高轨凝视卫星海洋遥感图像定位精度,可为高轨凝视卫星影像快速几何精校正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指令控制与数据接收站、数据处理中心、卫星运行控制中心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三者之间的信息流程,最后介绍了由该系统输出的气象产品。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以下简称CBERS-04星)发射成功。12月8日10时44分,在第15圈卫星轨道上,CBERS-04星首次打开全色相机并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即时接收首轨卫星图像数据,与此同时,在100km外的地面接收站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全分辨率快视。这标志CBERS-04星首轨遥感数据接收任务成功,也是在国内首次实现陆地观测首轨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远程实时显示。4分钟后,三亚站开始首次接收数据,并实时传送至北京显示。11时25分,在第16圈轨道卫星首次向地面发送红外相机遥感数据。喀什站首轨数据接收成功,图像在北京实时显示。至此,3站首次接收的2部国产有效载荷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执行与远程实时图像快视试验一次成功。目前,地面数据接收站网正在执行CBERS-04星在轨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