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八单元圆形顺序旋转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结构复杂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宽带双圆极化馈电网络。首先,根据八单元圆形顺序旋转阵列天线的空间结构特点,分析了阵列馈电网络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其次,分别设计了3dB分支线耦合器、威尔金森功分器、微带平面巴伦和移相器;最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构建了宽带双圆极化馈电网络。该网络由2个3dB分支线耦合器、2个威尔金森功分器、4个微带平面巴伦、2个45°移相器、2个90°移相器和1个180°移相器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在8.78GHz~11.12GHz的频带内,端口电压驻波小于1.72。8个输出端口的幅度起伏在 2.1dB以内,相位起伏在±7.8°以内。该馈电网络具备左旋和右旋圆极化馈电端口,具有频带宽、幅相特性良好和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完全满足八单元顺序旋转阵列天线馈电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别的试验组长具有不同的职责、权限,具体分为A、B、C三个大类,以及A1、A2、A3、B1、B2、B3和C七个小类,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多模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宽带高增益导航天线,能够覆盖北斗B1/B3、GPS L1/L2频段。天线采用折叠电磁偶极子的形式,具有较宽的阻抗匹配带宽。为提高圆极化辐射特性,采用四馈点形式,等幅度、相差90°馈电;端口直接激励到交叉十字形馈电结构,进而耦合到折叠偶极子,辐射圆极化电磁波。天线周围加入调试腔体,可对方向图辐射特性进行调整,且具有宽带高增益的特性。方向图在北斗B1/B3、GPS L1/L2频段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ANSYS HFSS中,建立天线的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在工作频段内,电压驻波比VSWR≤1.5,主辐射方向上交叉极化比不小于40dB,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纯度。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天线具有低后瓣特性,前后比不小于40dB,且右旋圆极化增益在主辐射方向图±60°范围内,不小于0dB,在多模卫星系统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FDMA/DQPSK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多路信号复用和分离的新方法,高倍率压缩了运算量。实时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结构为双层介质与空气层结合,辐射贴片为单个圆形金属片,通过电容耦合馈电的两个圆形金属片与威尔金森功分器相接,功分器的两个端口输出的功率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天线的3dB极化带宽为56%,VSWR<2的驻波比带宽为64%,增益在52%的带宽范围内变化在1dB以内。天线的远场方向图极化特性在35%的带宽范围内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型通信卫星邻接型输出多工器的设计方法,依照这种方法研制的十信道输出多工器性能优良,与国际公认技术指标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要的介绍了一种新型器件——非对称式带状线模式馈电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相位关系等。该器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用于按模式馈电的场合既方便又可靠。  相似文献   

8.
一、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YCS—1B 数字化遥测系统由弹上遥测头和地面站两大部分组成。弹上遥测头包括Y—1A、YT—5B、YT—1A、YT—4等四种。其中 Y—1A 遥测头由 YHIS—Ⅰ(64路副交换予),YHIS—Ⅱ(3路副交换子),YHIS—Ⅲ(16路副交换子),YHIS—Ⅳ(32路低电平交换子),YT_2S—01编码交换子组合,YFIS 发射机等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9.
涉及到64位微处理机使用的低压大电流输出DC—DC转换器,为了提高其动态响应而开发出同步并联倍流整流器。因此,在输出为1.3V/130A的原型机上以300A/μs的转换速率实现了50mV的输出电压偏差。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一种用于电子收费系统的四角缺元20单元微带天线阵列。天线阵采用道尔夫-切比雪夫分布,副瓣电平优于-20dB;采用三路功分器作为核心器件,与定向耦合器和威尔金森功分器组成一种新型串并联支路组合馈电网络,实现各端口不同比例功率分配,误差小于±0.5dB,各端口回损优于-15dB,隔离度优于18dB,相对带宽大于11%。样机测试结果与仿真值相吻合。馈电网络结构紧凑、灵活性强,适用于中等增益低副瓣平面阵列天线的馈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对地定向三轴稳定卫星的圆锥扫描式地球敏感器的姿态测量原理、输出几何关系和数学模型,并以实际例子说明大角度姿态控制时必须注意敏感器输出的轴间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GHz~4GHz的双极化紧缩场馈源。馈源的辐射部分使用四槽波纹喇叭,馈电部分采用平衡馈电技术实现馈源的双极化。同时,为了改善馈源的匹配和交叉极化特性,采用了一种新的馈电探针结构。结合180。混合网络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极化馈源相比,采用平衡馈电技术的馈源具有等化性良好的方向图、静区照射角内具有较低的幅度与相位锥削、低交叉极化、低旁瓣和后瓣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测试环境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用作高性能紧缩场的馈源。  相似文献   

13.
谢辉 《空间电子技术》2018,15(5):50-55,61
为了增强信道容量和提高极化信息利用能力,文章设计了一种多极化天线。首先,基于口径耦合馈电技术,优化设计了一种改进的H形线极化缝隙耦合天线;其次,在馈电层设计了单馈线和3dB分支线耦合器作为多极化天线的馈电电路;最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构建了多层缝隙耦合多极化天线,天线的线极化激励端口采用单馈线形式,左旋/右旋圆极化特性由3dB分支线耦合器来实现。对设计的多极化天线进行了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个多极化天线的阻抗带宽为12.8%,线极化与圆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5.8dB,圆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在大部分频段内大于15dB,匹配和辐射特性良好。天线具备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3个极化特征,在雷达和通信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4GHz~8GHz的基于平衡馈电的宽波束中心脊喇叭馈源。馈源的中心脊为十字形,位于喇叭中心。四个同轴探针旋转对称分布,外导体连接喇叭壁,内导体与十字形中心脊的四个脊片分别连接,通过向正对的同轴探针馈入等幅反相的差分信号实现平衡馈电,抑制高次模的产生。中心脊波导喇叭截止频率较低的前三个模式分别为TE1 1模,TE21 L模和TE21 U模式,其中,TE11模是馈源的主模式。针对馈源的模式分布分析馈源具有宽带特性的原因。在喇叭口面位置加载三个优化设计的轴向波纹槽,获得稳定的宽波束辐射方向图。设计的馈源在频带范围内VSWR1.9,–3dB波束宽度51.5°,E面和H面交叉极化?30dB,相位中心变化0.32?(?为4GHz对应的波长)。  相似文献   

15.
印度总理办公室国务部长查万曾在今年4月16日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过去十年间通信转发器数量已从100路增加到了200路,超过了175路的既定目标。对此.我们根据印度航天部2007~2008年年度报告给出的数据.对印度现役通信卫星的转发器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发现.印度现役通信卫星共有C波段转发器100路。扩展C波段转发器47路,Ku波段转发器53路,C、扩展C和Ku波段转发器数量之和为200路,另有一颗卫星("印星"3C)载有2路S波段转发器。并有3颗卫星("印星"3B和3C及"静地星"2)载有移动卫星业务(MSS)有效载荷。按该年度报告的说法,"印星"系统现有约210路转发器.用于向该国提供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服务。功率更大、更先进的通用型通信卫星已开始设计和研制。报告称.印度已启动一系列协调一致的工作,以便在第11个五年计划末期将转发器数量提高到大约500路。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 东三卫星转发器步进衰减器具有27路的输入输出功能。分为4部分:9路一组,6路一组,7路两组,分别安装在SSPA和TWT之前,用来调节固放和行波管放大器的输入功率,以及调整转发器的增益和输出功率。其调节的方式是受地面遥控指令的控制,以步进、步退式任意状态档的方式来改变。  相似文献   

17.
文中就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焦平面设计进行了分析,根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谱段配置、微型组合滤光片研制难度、辐照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详细的焦平面设想:在可见光波段焦平面(VIS FPA)采用镶嵌蓝光增强PIN二极管列阵,近红外焦平面(NIR FPA)采用红外增强PIN二极管列阵,读出采用CMOS多路读出及源跟随器输出结构,以相关双取样电路消除背景噪声、复位噪声和热噪声,每列探测器对应一路前置放大器;短波红外焦平面(SWIR FPA),探测器采用光伏HgCdTe器件,采用直接注入多路读出电路;长波红外焦平面(LWIR FPA),探测器采用光导HgCdTe器件,读出电路为与光敏元一一对应的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然后以模拟开关变为串行输出,文中还就各FPA的信噪比、量子效率、串音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焦平面的最佳工作温度、响应率和一致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聊 《中国航天》2003,(10):46-49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重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重量之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今,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有14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只待飞行验证的还有2种。在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2、2C、2D、2E和2F):主要用于中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D、2C/SD、4A和4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3A、3B和3C)。对应这三种典型轨道的运载能力为:低地轨道0.2—8.0吨,太阳同步轨道为0.4~2.8吨,静地转移轨道为1.5~5.1吨。长征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覆盖了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的发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9,(6):26-26
据中国航天网2009年9月29日报道,截至9月19日,资源一号02B星在轨运行两周年,已达到设计寿命,目前开始超期服役。资源一号02B星于2007年9月19日发射入轨工作。该卫星是继资源一号01星和02星后第三颗中国与巴西合作的卫星,  相似文献   

20.
微带贴片天线以其馈电方式和极化制式的多样化以及馈电网络、有源电路集成一体化等特点而成为印刷天线类的主角。本论文采用HFSS仿真软件对单馈单层矩形微带贴片天线进行了设计和仿真。此次设计的1.85GHZ和2.45GHZ的双频贴片天线,在两个频点处,反射系数都低于-25dB,输入电阻都约为50欧姆,且电抗很小,达到了良好的匹配效果,辐射场量在两频点处分别约为2dB和4dB,符合小尺寸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