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7月,国际原油在月初创出147.90美元历史新高之后.出现大幅下滑,短短一个月跌幅达到20%,油价中期顶部基本确立。近期油价大幅度下挫.核心原因是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力日益扩展到欧洲、日本.以及作为上半年油价大幅度上涨重要支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入三季度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越发明显.直接导致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转变.高油价对原油需求的抑制影响逐步显现,同时欧洲、日本经济的下滑也刺激了近期美元汇率的大幅上涨,助推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2.
进入11月,国际油价维持高位振荡走势,并两度创出99美元的历史高位,OPEC拒绝增产和北美地区冬季取暖用油大幅增长,导致原油市场持续紧张,同时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扩大到金融领域,以及联储降息,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助推了国际油价。国际主要股市大幅振荡,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次级债损失加大,打击投资者信心,处于对美国经济未来放缓的担忧,美联储10月、12月连续降息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进入3月.次级债引发的经济动荡继续推进.不利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面对不利经济环境和担心金融机构因次级债危机导致破产.美联储3月进行了年内第三次大幅度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25%.年内三次降幅累计达到200个基点,为缓解经济放缓和信贷紧缩,联储采取的极为激进而大胆的策略。国际原油价格受美元贬值和库存意外下降影响+维持历史高位.并创出112.21美元/桶新高,进入2008年.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直接刺激大量对冲基金进入原油期货市场,推高国际油价。  相似文献   

4.
进入10月,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夏季旺季消费的结束并未缓解原油市场的紧张局面,在世界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背景下,原油消费需求预期仍较为乐观,11月1日开始执行的OPEC增产计划并未缓解市场对冬季燃油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的担忧,同时受美国次级债市场影响,近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快速贬值也有利地支撑了油价上涨,国际油价从月初80美元连创历史新高,迅速上涨到95美元,逼近100美元。  相似文献   

5.
进入6月,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弱势推动下.再次创出14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同比涨幅高达120%.给全球航空业带来巨大压力。展望后市,油价仍不容乐观。由于美国经济目前仍受困于次级债危机.增长乏力.升息短期基本没有可能.弱势美元政策仍将是下半年美联储的政策主线。同时原油供给方面增长仍有限.OPEC对增产分歧导致短期内对缓解高油价作用有限.唯一对缓解高油价作用的是需求方面.在北美、欧洲、日本原油消费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印度两国需求增速变动对国际油价有巨大影响力。短期看.为准备灾后重建以及奥运.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将维持高位.三季度之后.政策有所调整.对国际油价影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10月世界主要股指先抑后扬,大幅震荡,月初在燃油价格持续高涨、就业数据低迷、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总统大选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主要股指持续下跌,进入月底,随着选举结束,良好就业数据公布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快速回落,投资者预期有所改变,主要股指大幅上涨。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劳工部公布10月美国非农支薪人数意外上升到33.7万人,较市场预期高出一倍,是今年3月份以来最高涨幅,同时上调8月、9月数据,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的改善。原油市场方面,10月份在创出55.17美元/桶历史高价以后,近期随着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上升而大幅度下滑,短…  相似文献   

7.
进入10月.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56-60美元一线.国际能源机构(IEA)调低了2006-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需求增速.预测2006-2007年仅分别增长1.2%和1.7%.同时欧佩克于10月19日宣布减产120万桶原油以维持原油价格.10月整体油价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美国股市在油价下跌和良好经济数据支持下.主要股指维持近期涨势并创出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公布的三季度GDP大幅下滑到1.6%被市场认为是暂时性经济放缓.预期在油价下跌和升息周期结束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投资者对美国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成为推动美国主要股指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动力。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2108.43.上涨2.03%.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389.72.上涨3.21%。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8,(8):1-1
受油价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全球航空公司总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它带来的后续反应是,除了财大气粗的中东买家外,飞机制造商很难在其他地区找到兴奋点,持续兴旺了3年的商用飞机市场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9.
2004年最后一个月,全球主要股指在美国市场带动下,纷纷创出近年来历史高点,良好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前景是支撑美股主要因素,道琼斯工业指数于12月底创出10855.90的三年半新高,进入2005年,由于投资者对联储升息政策的担心以及外汇市场上美元迅速反弹,全球主要股指快速回落,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0621.03,上涨0.74%,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097.04,下跌1.46%。 香港市场受资金流动影响较大,进入2005年随着美元汇率大幅反弹,升息预期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主要股指快速回落,恒生指数收于13541.65.下跌2.59%,H股收于4547.83点,下跌4.04%。航空股由于11月上涨较大,以及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回调幅度较大,南航下跌5.81%、东航下跌6.94%,新上市的国航下跌6.04%,首都机场下跌8.01%。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对于全球民航业而言都是包含深刻记忆的一年。在2008年上半年,油价达到历史高点,到了7月份为最高点,美国每加仑燃油价格3.89美元,同比增高了81%。到了下半年,油价回落,到2009年2月每加仑为1.26美元。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一片阴霾,再次给航空运输业发展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1.
虽然2008年的燃油价格大起大落,美国的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航空运输业普遍受到冲击,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现有的充足储备订单、军方和反恐的强劲需求等多种因素,航空发动机产业在这次世界经济的衰退大潮中,仍能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08年,新年的到来并未给全球股市带来好的消息,相反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蔓延,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全球主要股指继续向下调整,投资者损失惨重。面对不利的经济形势和快速下滑的股票市场,美联储在1月下旬罕见地连续两次大幅度降息,累计达到125个基点,一定程度上缓解的股票市场的压力,主要股指弱势调整。道琼斯指数收于12552.24点,下跌0.43%,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373.93,下跌2.71%。香港股市受美国经济衰退和大陆宏观调控双重打击,主要股指大幅度下滑,恒生指数收于23169.69,下跌14.91%,H股指数收于12736.69,大幅度下跌20.53%。  相似文献   

13.
彭健 《国际航空》2014,(11):54-54
庞巴迪公司市场预测显示,全球商用飞机市场开始显现好转的迹象。凭借不断增长的GDP和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人口,中国等新兴市场对航空旅行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将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油价的高企,引发航空运输业的危机,导致航空公司削减运力、停业、或重组。航空公司这些无奈的举措加速了老龄飞机的淘汰,MRO企业原有的工作计划也随之被打乱,维修业务也将减少,未来两年内航空维修市场将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速度。高油价也催生了对发动机的高效率需求,使发动机的升级改装业务存在逆市上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进入四月,国际油价继续受到炼厂检修利用率下降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影响,维持在62-67美元高位,并未出现消费淡季回落现象,随着6月-8月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国际油价将维持在60美元以上的高位,短期航空业将继续面临高油价考验。人民币汇率进入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全球航空业界的风云变幻,2006年在我们手下键盘的快速敲击声中飞逝而过。回首2006年,世界航空航天业的发展可谓波澜起伏。美国《四年一次防务评估报告》重修了其防务发展战略;俄罗斯航空工业重整旗鼓,欲再展航空大国雄风;欧洲强力整合,挑战美国单极世界,这些大举动使这一年世界航空业界充斥着新的变数。世界民航运输业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油价回落在这一年里大有起色;商用  相似文献   

17.
进入2月,随着美国冬季降温的到来以及欧佩克新的减产计划的实施,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57-62美元一线,同比年初上涨10%,在经历了一月下旬原油价格快速上涨之后,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维持60美元高位,对航空公司盈利能力构成一定压力。展望后市,受需求支撑影响,2007年国际油价难以大幅度回落,航空业仍将面临高油价的考验。国内航空业,2月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变,但升值速度同比1月有所放缓,截至2007年3月9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7.7436,年内累计升值达到1.27%,2007年汇率变动一大特点是,人民币兑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均出现升值,强势特征明显,对外债额较高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五月,随着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上涨,连续创出历史新高,6月初达到139美元历史新高,月度涨幅超过20%,近期原油价格加速上涨与美元贬值。新兴市场需求增速未受到高油价影响,以及投机资金推动的结果。近期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扬,加重了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并给部分国家带来金融动荡和危机。  相似文献   

19.
任治潞 《大飞机》2021,(2):18-23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航空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如今航空业已经逐步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手足无措中走了出来,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也在逐步恢复,但没有人会否认,这场疫情将对未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航空发动机产业来说,在经历了2020年的冲击之后,如何规划好企业未来的技术发展之路、市场开拓之路,才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11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维持55-60美元一线,冬季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在原油供应面改善的情况下,油价上升空间受到限制。宏观经济基本面,12月初美国商务部公布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折合年增长率达到4.3%,一、二、三季度分别为3.8%、3.3%和4.3%,预期美国2005年和2006年经济增长率仍将达到3.6%,显示美国经济基本面仍运行良好。同时就业市场也表现乐观,11月非农支薪人数创今年7月以来新高,失业率仍保持在5%水平。良好的经济数据有力地支持了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创出近期新高,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0778.58,上涨1.30%,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256.73,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