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用客机液压系统逻辑控制单元故障分析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运用故障机理分析、故障定位及故障复现的故障归零思路,分析了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规范及其变更,进行了新旧逻辑控制单元的对比试验,检查了逻辑控制单元与飞机的交联信号等,最终定位故障在逻辑控制单元内部元件失效,顺利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修理过程中控制舱跟踪性能常见的影响因素,设计信号转接盒和三通连接器,在控制舱测试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对位标器和电子舱交互信号进行监控与采集,另一方使用示波器采集测试设备信号,通过分析理论和采集数据确定了具体故障点,并建立了该类故障的故障树,提高了该型空空导弹控制舱修理的工作效率,也为其他类型故障排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故障模拟试飞是在试飞过程中,通过故障模拟试验器人为模拟发动机故障,检查在发动机故障状态下,飞行员的反映时间及飞行过程有无危险的过载和航迹姿态变化等,是检查发动机的各种故障状态下的能否满足飞行要求,检验是否有直接危害飞行安全的因素,是制定发动机故障状态下处理程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排除某航空发动机DD6单晶合金涡轮转子叶片振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裂纹的故障,开展了裂纹外观检查、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表面检查、解剖分析、显微组织检查、成分分析及应力分布计算等工作,对故障叶片失效原因及内腔局部区域的等轴晶成因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D6单晶合金涡轮转子叶片裂纹性质为高周疲劳,裂纹过早萌生与叶片内腔存在等轴晶有直接关系,且附近存在无枝晶的异常组织也促进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同时,等轴晶在叶片使用之前已存在,是由于内腔工艺孔处的高温合金焊料遗留,高温真空焊接时形成易形核质点。建议加强对叶片内腔生产质量的控制,并对叶片内腔工艺孔附近危险部位进行严格检查,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APU失效故障的统计分析和翻修经验为基础,分析了导致APU失效的内、外部因素,给出了APU的小时成本估算法。并以减少或削弱失效故障产生根源、提高派遣可靠性、降低综合维修成本为目的,提出了APU的航线使用策略、日常维护与例行检查策略、视情检查策略和排故策略,从而系统地建立了对机队管理和航线维护具有指导意义的航线维护综合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6.
α1角度不调节是某型发动机的常见故障。本文对发动机α1角度调节的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由综合调节器故障造成的α1角度不调节故障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综合调节器给出的角位移传感器激励信号对故障的影响,提出了故障检查和排除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机动飞机自适应重构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家强  郭锁凤 《航空学报》2003,24(3):246-250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机动飞机直接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飞机的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对于模型不准确和舵面故障等因素导致的逆误差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补偿。通过仿真表明,在飞机发生舵面故障时,神经网络通过自适应地补偿逆误差,可以快速在线重构控制律,保持飞机稳定和一定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8.
飞机进入老龄化后,故障率明显增加,通过结构检查维护计划的修改、结构检查间隔时间的控制、增加定检的时间、增加阶段性检查及重点部位的检查等有效手段来减少故障发生率,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保证飞行安全。当飞机进入老龄化阶段,经常会出现 各种以前不曾出现过的故障,这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期。通过对一些故障的分析显示,主要是由于长期工作产生疲劳裂纹以及腐蚀所造成的危害。即使维修严格按照以前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保养,也会经常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为了有效保证老龄化飞机的飞行安全,重新定位平时的维修保养规程…  相似文献   

9.
MD- 82飞机电子系统故障发生比较频繁,本文对长春飞机维修厂执管的该机的导航、飞行操纵、自动飞行和通讯四大类系统, 1999年出现的重大故障、重复性故障进行了分析,预测故障趋势,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空天飞行器直接力/气动力复合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旺  齐瑞云  姜斌 《航空学报》2020,41(11):623850-623850
考虑发生发动机推力损失故障的空天飞行器,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容错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的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对于发生推力损失故障的摆动发动机,考虑X型安装的实际特点,对线性化后的俯仰通道控制模型进行故障等效,并采用自适应的方法对故障及干扰信息进行估计,综合利用舵面与发动机摆动角进行容错控制器设计。其次,考虑纵向容错控制对飞行器横侧向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自适应反步的方法,利用方向舵与组合工作的左、右升降舵抵消干扰力矩的影响,保证横侧向的稳定。最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所采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复合容错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飞机燃油系统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飞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专家系统进行飞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的新方法。通过构建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同时利用LabVIEW工具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环境,开发了飞机燃油故障诊断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很好地发挥了专家系统的智能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燃油系统的故障,并能提出有效的重构方案,完全适合于飞机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2.
陈鸿  金如山 《航空动力学报》1991,6(3):273-274,287
采用BK-1发动机燃烧室的离心式起动喷嘴作为中心喷嘴,油压差392kPa时,流量2 2g/s,再加上两只径向进气扰流器及导流环,构成双径向扰流器混合杯式喷雾装置。   相似文献   

13.
沈赤兵  吴建军  陈启智 《推进技术》1997,18(6):14-18,40
建立了带有推进剂利用系统的泵式压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工况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和小偏差方法计算分析了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阀所控制的燃料流量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可用于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控制和调节、试验结果分析、可靠性分析、故障分析,也可用于揭示发动机参数随各种干扰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汪亮  胡乃合 《推进技术》1992,13(6):32-37,50
提出了一种喷液式推力大小可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方案。对反馈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了运动方程,进而求得时变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的常系数拟线性控制方程,并确定了系统的平衡稳定边界方程和稳定准则。分析指出,喷液式推力可控固体发动机和普通固体发动机在稳定性上有本质差别。小推力工况下发动机工作初期稳定性最差。喷注比或燃烧室自由容积越大,稳定性越好,压强指数在中n和高n值时有利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蒸发式燃油喷射装置蒸发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义军 《航空动力学报》1990,5(1):32-34,94-95
燃油在蒸发管内的蒸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燃油起始雾化平均滴径、与气流的相对速度、油气间的掺混、传热、传质、油蒸气的扩散、油雾在管内停留时间、管壁影响、气流温度、燃烧区传给它的热量,燃料的物理性能等等。燃料蒸发的理论研究多限于单滴油珠,因为油雾的计算极困难,因此要精确地进行理论计算目前还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燃料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在已有分级燃烧燃油分配器基础上,针对航空发动机双环腔燃烧室改进设计了1种高性能燃油分配器。简述了分级燃烧燃油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AMESim模型。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燃油分配器的稳定性、分配比与输入信号的稳态关系,计算了燃油分配器输出与燃油分配计划表之间的误差,分析了燃油分配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外部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并且针对该分配器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解决办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文献[4]所设计的燃油分配器相比,改进设计的燃油分配器鲁棒性更好,稳态和动态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熵-模糊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可以分析发动机健康状况,预测潜在故障。传统评估方法主要通过计算发动机排气温度和燃油流量的变化进行评价,该方法反映的发动机特征信息不够全面。运用信息熵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通过对某型发动机典型故障进行故障树分析,计算故障征兆及原因的信息熵权值,建立了一个多参数的发动机性能评估模型,并对发动机各类故障原因对整体性能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发动机可靠性控制提供量化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永洲  张堃元 《航空学报》2015,36(1):289-301
提出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乘波前体的外锥形基准流场设计方法,在锥面马赫数分布规律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有旋特征线法实现反设计,提高了基准流场设计的灵活性。该基准流场通过锥形"下凹"弯曲激波和波后等熵压缩波系压缩气流,可以在较短的长度内完成高效压缩。基于反正切马赫数分布外锥形基准流场设计的乘波前体具有较高的容积率,乘波特性良好且出口均匀,设计点时有黏升阻比为1.89。另外,基于该乘波前体和马赫数分布可控的内收缩进气道给出了一种双乘波的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案,实现了内外流分别独立乘波,充分发挥了乘波前体和内收缩进气道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9.
励磁控制系统作为同步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向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绕组提供一个可控的直流电流(电压),维持机端电压恒定,满足同步发电机的正常发电需要。通过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及时校正机组仿真模型,对异常响应进行预警排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MATLAB中搭建了一种以外部仿真机作为励磁调节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励磁系统PID主环异常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辅环异常时的输出,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及时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实现故障维修。  相似文献   

20.
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贺旭照  周正  倪鸿礼 《推进技术》2012,33(4):510-521
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了具有直线初始激波、内收缩段消除激波反射、出口参数均匀可控的基准内锥流场。基于密切内锥(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OIC)乘波体设计方法,发展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averider Inlet,OICWI)一体化设计技术。基于基准内锥流场和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技术,设计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的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粘流场结构和基准内锥流场吻合,无粘模拟结果和理论设计结果吻合。粘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一体化进气道具有较高的流量捕获率及总压恢复特性,进气道出口流场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