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三轴连续纤维3D打印复杂轨迹精确成型困难的问题,设计搭建了五轴连续纤维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具有5个联动轴(XYZBC)以及1个树脂螺杆挤出装置辅助轴.针对典型的3D打印控制方案存在可联动轴数少、可扩展性差、实时性差等问题,对全软件型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连续纤维增材制造领域.基于开源数控...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机又称Rapid Prototype (简称RP),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具体的运用. Stratasys两种先进 3D打印技术 Stratasys创始人Scott Crump于20多年前发明了热溶解积层技术(Fused Depositong Madeling,FDM),自此Stratasys 3D打印技术走在变革的前沿.FDM使用两种材料来执行打印作业:用于构成成品的建模材料和用作支架的支撑材料.3D打印机的FDM(热熔沉积成型法)技术原理上并不会太艰深困难,传统制造业的加工方法是在原始材料上做切销的减法,与之不同,3D打印所遵行的是加法堆栈的原则.比起传统的模型制作,不但避免错误,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开发时间成本与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3月,全球复合材料领域顶级展会JEC组委会将2019年度增材制造(3D打印)创新大奖授予美国连续复合材料公司、空军研究实验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团队,以表彰其在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开发方面的创新成果。连续复合材料公司是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技术的先驱,2012年获得了全球最早的工艺专利。自美国于2014年推出首台连续纤维3D打印机以来,该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在航空领域取得应用。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或将颠覆现有复合材料无人机、低成本复合材料航空结构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逐层成形的增材制造技术,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先进结构材料,结合3D打印的工艺先进性和纤维的材料性能优势,提出新型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为进一步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可能。综述并分析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瓶颈,提出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将3D打印丝材制备、3D打印预成型体、3D打印预成型体固化分隔成3个独立的模块,并根据不同模块设计搭建了不同的试验平台及设备,成功制备得到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构件,还测试得出其(纤维含量为52%)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分别达到1325.14MPa和100.28GPa;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分别为1078.03MPa和80.01GPa;层间剪切强度为58.89MPa。大幅提高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构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功率激光烧结、激光同轴送粉、三维焊接(3D Welding)、均匀微滴喷射(UPS)以及其他激光净成型技术的完善,直接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将逐渐成为主流.与铸造技术相结合制造金属零件和模具的方法有许多优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面曝光快速成型技术发展迅猛,助力推动快速成型行业的革新与完善.面曝光快速成型技术有望得到更快的成型速度,并且有可能使快速成型设备结构和工艺更加简单化,是快速成型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及其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实现轻质、高性能结构的制造,但传统的成型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纤维回收利用,限制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零件成形工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造,为实现复合材料低成本、绿色制造提供了可能性.综述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及其回收再制造策略.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可使用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工艺实现陶瓷材料的加工制备,在高性能陶瓷和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D打印技术在陶瓷前驱体成型中的应用为制备复杂结构陶瓷制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本文从3D打印硅基陶瓷前驱体树脂体系、打印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3D打印制备SiCO、SiCN、SiC及含B、Zr等元素硅基陶瓷材料前驱体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了3D打印陶瓷前驱体面临的挑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Fe基非晶合金因强度高、硬度高、软磁性能优异等优势,得到人们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实验室和工业领域利用铜模铸造法所能制备的Fe基非晶合金尺寸仍然较小,这严重制约了Fe基非晶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激光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然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利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Fe基非晶合金存在较为严重的裂纹,所以无法利用该技术成型大尺寸的样品。在Fe基非晶合金中引入塑性较好的第二相来吸收热应力,防止在激光3D打印过程中发生开裂,能成功打印出大尺寸的Fe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通过上述方法成型的大尺寸Fe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宏观上没有裂纹发生且成型性良好,但微观上仍在局域发现微小裂纹。由于Cu将Fe基非晶合金包裹在中间,所以这些局域的微裂纹没有扩展,也没有贯穿整个材料,打印的Fe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成型性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不断突破,研制零件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等不断提高,其在工业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及其特点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主要以金属粉末(尺寸小于1mm的金属颗粒群)、颗粒或金属丝材为原料,通过CAD模型预分层处理,采用高  相似文献   

11.
型芯型壳一体化空心涡轮叶片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固化快速成型原型的空心叶片内外结构一体化制造方法是目前快速成型技术中,成型精度最高的快速成型方法.该方法可以成型任意复杂的、具有空间交错特征的叶片内腔,型芯型壳同时成型,无需设计制作型芯压制模具和蜡模模具;同时,型壳通过凝胶注模一次成型,可以直接成型气膜孔.这些都是传统熔模铸造所没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构件制造快速原型开发需求,开展了基于数字光投影固化快速成形技术的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以涡轮盘的打印过程为主线,研究了DLP光固化3D打印的前处理技术、成形工艺参数设计、后处理技术,并对打印成品进行了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进行DLP光固化3D打印工程样件的快速制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3D打印的模具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与时俱进,需要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关于模具复制的案例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文中提到的机器人熔敷加工同样属于3D打印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模具修复课题展开论述,模具的修复通常需要增加材料,然后再次加工成型,那么增材加工将发挥关键作用,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速成型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近期主要的快速成型(RP)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该领域的主流成型系统,分别归纳了直接法和间接法在快速制模方面的应用以及三维造型软件在快速成型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快速成型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性能和成型特性研究”项目通过技术鉴定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 2 0 0 1年 4月 3日组织专家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快速成型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性能和成型特性研究”进行了鉴定。本项目是由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和华北工学院共同承担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 ,进行了现场测试、资料审查 ,观看了实物样品 ,并由主要研究人员对鉴定委员会的提问逐一作了回答。该项目将激光束展宽为细长线束并应用于激光选区烧结快速成型技术中 ,对覆膜陶瓷粉末变长线扫描激光烧结成…  相似文献   

16.
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柔性制造技术,能直接通过零件的三维图形快速成型出各种复杂零件样件,而不需要任何工装,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加工费用,非常适合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试制生产.本文对高分子和有机可溶性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针对L15锁座铸件的结构特性进行了浇注工艺设计和模拟.  相似文献   

17.
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雷达隐身吸波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灵活制备复杂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电磁介质,以材料自身电磁特性为基础,通过单胞结构设计,可实现高性能超材料微波吸收结构(MetaMaterial Absorber,MMA)的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复杂结构零件快速成型的优势,可实现树脂基MMA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综述了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超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木堆结构的3D打印石墨烯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梯度超材料吸波结构,该结构在4.5~40GHz频段内,具有35.5GHz的超宽频带微波吸收性能(反射损耗低于–10dB)。  相似文献   

18.
陶瓷材料因其强度高、密度低、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成型方式的局限性,对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光固化3D打印工艺进行了研究。使用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和光敏树脂,配制出可供3D打印的羟基磷灰石陶瓷浆料,成型出羟基磷灰石陶瓷坯体。根据TG–DSC热分析法,确定了陶瓷坯体的脱脂工艺参数,烧结出羟基磷灰石陶瓷样件。使用SEM扫面电镜观察样件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组成,并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得其致密度,使用万能材料试验仪测量样件的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可以成型出致密度为94.9%,抗弯强度约为41.3MPa的羟基磷灰石陶瓷样件。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等静压技术在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聚合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等静压技术与3D打印复合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等静压仿真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等静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光固化成型工艺(Stereolithography,SL),常被称为立体光刻成型,有时被称为SLA(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型技术.它是机械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精密伺服驱动、检测技术、激光技术及新型材料科学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