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2014年9月24~25日,Delcam一年一度的亚洲技术峰会(ATS)在韩国庆州现代大酒店隆重召开,与会的百余名嘉宾及媒体分别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领先的CAD/CAM软件及技术服务供应商,Delcam为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包装和制鞋等众多领域用户提供最先进的CAD/CAM系列解决方案及服务。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继Delcam与Autodesk整合后的首次公开会议,因此备受业界人士瞩目。  相似文献   

2.
IGES是实现不同CAD/CAM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的文件标准,介绍了IGES的主要特点以及基于IGES的CAD/CAM平台后置处理器设计的基本过程。将一种CAD/CAM平台的模型数据通过IGES转换标准导入另一种CAD/CAM平台中,实现了模型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3.
CPD-CADAM系统是航空部303所、132厂和172厂联合开发的用于微型机的廉价型CAD/CAM集成系统。该系统由国标图形库、绘图汉字库及CAD/CAM计算模块组成,可完成CAD/CAM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8年10月25日~30日在湖南大学召开CAD/CAM学术讨论会。来自32个单位的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航空领域近几年CAD/CAM的成果,代表了航空工业CAD/CAM软件发展的新水平。 会上,代表们回顾了航空工业发展历史,对比了当前我国与国际水平在CAD/CAM各领域的差距,并针对存在问题和现状,对CAD/CAM发展的途径、方针和重点进行了讨论。 会议认为:(1)航空航天部抓软件工程化的方向是对的,但应有相应措施,使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5.
CAD/CAM技术是近30年来在生产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是当代最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生产力,它的发展与应用对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及组织生产的模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简要介绍了CAD/CAM在国内外应用现状,进而阐述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CAD/CAM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CAD/CAM技术在车身主模型及模具研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指出了主模型建模及模具CAD的技术关键,并且介绍了CAD/CAM技术在哈尔滨飞机公司厢式货车主模型研制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模具CAD/CAM系统的结构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CAD/CAM系统使模具设计和制造成为完整的信息流通过程。本文以CAD系统为基础 ,针对切边冲孔模的结构设计特点 ,提出了一种以Pro/ENGINEER为开发平台的三维切边冲孔模CAD系统结构 ,并简要描述了模具CAD/CAM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应用日趋成熟的CAD/CAM技术已成为改造我国传统产品设计方式,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选择一种适合的CAD/CAM系统集成方案,对企业现在及将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对CAD/CAM的设计与选型进行了分析,提出若干建议,供企业在具体选择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M/P/E可修改、可移植、可扩充CAD/CAM软件开发环境。在消化的基础上,从应用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构成M/P/E的8个主要模块。最后就如何利用M/P/E软件,开发实用的CAD/CAM系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和上海飞机制造厂联合,于1990年11月11日至14日在西飞公司召开了CAD/CAM技术交流会。来自21个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闭幕式上,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张彦仲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七五”期间厂、所、院校在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探索适合国情的CAD/CAM技术发展途径;研讨“八五”的工作重点。会议交流的论文绝大多数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应用。在CAD/CAM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将CAD/CAM技术应用于纤维缠绕成型工艺过程中,介绍了其整体架构和实现过程。同时,在分析了成形工艺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对CAD/CAM系统各个组成模块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模具CAD/CAM软件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永泰在浙中模具城考察时说:"2008年国内外模具市场继续看好.模具行业仍将保持产需两旺的态势。"回顾2007年模具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全国模具行业正在形成一个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热潮。本刊以"模具CAD/CAM应用"为主题展开调查.力求为模具CAD/CAM研发公司、科研机构和用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面向模具CAD/CAM软件供应商、科研机构和用户3个方面展开。在软件供应商方面,调查主要针对CAD/CAM通用软件和模具CAD/CAM专业软件供应商,如Siemens PLM Software、PTC、达索、Solidworks、Delcam、Missler、思美创、AutoDesk、Materialise、北京英科宇、中望、北京宇航、天河软件等企业;模具CAD/CAM软件用户则以国内的航空模具企业以及一些知名的汽车模具企业为主,如哈飞模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模具厂、哈飞模夹制造厂、西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模具厂、株洲南方航空工业模具制造厂、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及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主要有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13.
CAD/CAPP/CAM的集成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了基于PDM平台的3C集成框架和模型,分析了基于PDM平台的CAD/CAPP/CAM集成实现过程、集成效果及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异地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的发展方向,对航空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异地协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5年8月,一家以“超人”命名的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一条街挂牌运营,这是南航大CAD/CAM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国际经贸实业总公司携手联办的江苏杰必克超人高技术有限公司。 南航CAD/CAM研究中心以研制开发自主版权CAD软件为主,中心研究人员在用儒荣教授的带动下,为了扭转我国靠进口软件维护CAD/CAM技术的局面,艰苦创业二十几年,开发出具有中国人自己版权的软件。1992年和1995年国家  相似文献   

15.
Delcam高速、高效、五轴高可靠加工及在线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D/CAM技术在国内众多企业已有广泛的应用,并具备相对较高的应用水平,而提高CAD/CAM更深层次的应用将更多地依赖软件提供的技术以及软件新的功能来进行真正意义的高速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委“星火”计划第85039项《模具CAD/CAM开发系统》是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担的。自1987年引进美国GE/Calma公司的CAD/CAM系统,年底到货安装,1988年1月30日正式移交我所以来,已投入运行10个多月。 在投入运行期间,我所先后进行了录音机机芯底板和抹音保险以及20时立式彩色电视机壳体前盖注塑模的设计、绘图、充模过程流动分析、冷却过程分析、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加工工作。这是国内首次将CAD/CAM技术全面应用于注塑摸设计和制造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7.
Mission Support公司在业界率先将钣金加工与现代CAD/CAM尺寸标注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生产能力.在对美国空军的旧飞机部件进行实时CAD/CAM数字式制造和检测方面,该公司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实现工程图形文件的读取与数据共享,促进CAD/CAPP模块工艺信息的表达与集成,现在车削加工自动编程系统中,以车削回转体图形文件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CAD软件系统完成图形输入,并利用V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编程实现文件的数据读取与数据处理,变成CAPP模块需要的基于特征的数据结构,最后结合OpenGL图形处理技术,完成对输入图形的三维绘制以及其他渲染处理,最终实现了CAD/CAPP/CAM的正确集成,为CAD/CAM系统集成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控机床在工业装备中占有率的提高,企业对数控机床编程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快速编程系统成为推动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关键.虽然目前一些大型CAD/CAM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图形化数控编程功能,但就CAD/CAM的工作方式而言,CAM过程必须在资深CNC工程师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本文针对目前数控编程的工作量大、重复性劳动多、数控程序的质量完全依赖于CNC工程师的知识积累等缺陷,提出了通过建立UG编程模板,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整体CAM技术水平,实现数控编程标准化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自动铺放CAD/CAM软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铺放CAD/CAM软件根据材料铺放工艺特性和构件外形特征,按照构件结构设计要求,依照铺放设备机器结构和工作模式,生成可供专用铺放设备实现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制造的NC加工代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自动铺放CAD/CAM技术尽可能提高了铺放效率,保证了铺放质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