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航空天气预报,是组织与实施飞行的重要依据。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气象情报、资料,编制和发布各种航站、航路天气预报;二是为航空公司、航行管制、机场等部门提供天气咨询和灾害天气预警服务。由于天气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目前预报技术手段的限制,航空天气预报中各气象要素的预报值与实际观测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提高航空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以更好地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本文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结合多年航空天气预报管理工作的经验,谈谈在改进航空天气预报质量管理与评定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明星档案     
"风云三号"卫星A星:类别: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用途: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可为我国全国范围的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以及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重要的气象参数。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尽管初春的北京仍有一丝凉意,但中国气象局园区内却人潮涌动.中国气象局当天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吸引了大批公众前去参观.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进入电视台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与知名天气预报主持人面对面交流,还能了解到许多气象科学知识和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情况.记者现场采访发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培训大师余世维博士对文化作过这样的论述:坚持一种行为就变成了习惯,坚持一种习惯就变成了传统,坚持一种传统就变成了文化。应该说这个论述既独到又精辟。从某个角度说,文化的确就是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一个单位有优良的传统,优秀的文化就自然形成  相似文献   

5.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成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对冬季复杂天气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保障方案,从2月28日起至“两会”结束,气象中心预报室增加制作“两会”期间的一周天气预报,并将每天做好的预报结论单和一周天气预报传真给民航“两会”代表接待办公室和华北空管局“两会”保障办公室。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天气,专门安排资深的领班预报员负责临近天气预报的服务工作,加强对航站、航路及备降机场的天气预报。“两会”初期恰逢首都机场T3航站楼转场启用,气象中心制作了转场天气预报,利用网络终端和手机短信等服务方式,及时为空管、航空公司、机场运行等相关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为确保“两会”期间的航空运输安全、顺畅,及圆满完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监测手段的不断完善,预报员在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可以获得比过去多得多的辅助手段的帮助,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预报员在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也有所减轻。同时,由于预报员不再参与放行、接收飞机的决定,相对而言,航空气象服务部门的安全压力大大减轻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航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被降低,只能说明航空气象服务的方式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7.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引言在日常业务预报实践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简称EC)的参考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气象业务预报员所认识,一般EC产品是通过MICAPS系统显示的,在使用中发现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1套解决办法,使预报员在日常预报业务中能够简单、快捷、正确地浏览该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成为应用卫星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卫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资发展气象卫星,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用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产品。 目前,我国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的发…  相似文献   

10.
天浪 《航天员》2008,(5):45-47
听航天员教员说,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在水槽训练时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在船上。当然,没有船上那么自由自在,那么舒适,因为这其中肯定或多或少有一种压抑感。"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2008年8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水槽训练大厅,观摩了航天员进行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水槽大厅宽敞明亮,槽水深阔碧蓝。一番准备之后,身着水槽训练服的航天员直直地、慢慢地沉入水中,在潜水教员的护送下,开始自己的水底训练之旅。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填图是指把从各地气象站同一时刻的各地气象观测资料,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数字,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很快填到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空白天气图底图的相应站点位置上。填好的这张图叫“天气图”,表示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符号一旦标绘在气象图上,它们就提供出制作天气预报所使用的信息。常规的天气图分为两种,填有地面气象资料的图称为“地面天气图”,填有高空气象资料的图称为“高空天气图”。每一张不同的天气图,反映出不同时间、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五角大楼增加武器计划费用据《航讯》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报导:据五角大楼发言人说:在一九八○年九月三十日结束的报告会期间,五角大楼的四十六种主要武器计划的预计费用增加了16.3亿美元。费用增加的原因完全是由于美国陆军增加了对“爱国者”导弹系统费用的估计。这四十六种武器系统的预计费用现已调整到2,618亿美  相似文献   

13.
当您乘坐飞机遨游蓝天,尽情享受云中漫步无比惬意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天气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航空气象预报则是保障飞行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气象中心预报室这个作为新疆空管局对外服务的文明窗口,肩负着制作发布气象预报的任务,为航空飞行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确保航空飞行安全正常。这个室在负责制作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航空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制作库尔勒、和田、且末等机场的航站天气预报,并对专机、人工降雪、急救等特殊飞行任务提供航空气象保障服务。2006年,这个由11名青年组成的预报室荣获了全国级"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14.
太空跑步机     
滨临航天城,滨临航天员训练,滨临太空生活。航天员教员,讲述大家未知的知识和故事。美国总统布什有着良好的身体状况,他每周几乎有6天的早晨都要在白宫的花园里跑步5千米左右,就连总统专机“空军—号”内也摆放着跑步机。他说:“人在奔跑时会忘记一切,心灵无比澄澈,这最利于保持年轻的状态。”——跑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做健身运动。跑步机作为一种室内的健身器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众体育健身、职业体育训练、临床医学、科研实验等项目中。很多人为了方便,还把它“搬”到  相似文献   

15.
《宇航日刊》1983年3月10日报导:消息灵通人士昨天说,美国已发展了一种可以破坏瞄准西欧和日本的苏联 SS-20导弹精度的技术。他们没有具体谈及如何使用这种技术的情况,但一位曾经参与研制“潘兴”Ⅱ战区导弹制导系统的官员说,SS-20采取利用星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航天报》社、《中国航天》和《国外空间动态》编辑部,邀请我国部分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家评选出1991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这十大新闻是: 1.人类首次将卫星技术用于大规模战争。在海湾战争期间,大约有60多颗军用卫星和20颗民用卫星用于情报收集、通信、导航、后勤管理和天气预报,这是卫星首次在实战中全面的、大规模的应用,是一场在陆地、海上、空中和空间进行的立体战争。 2.“行星地球使命计划”(MPE)的第一颗卫星投入运行。1991年9月15口,重约7.5吨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释放进入轨道,这是“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第一颗卫星。“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内容为跟踪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陆地、海洋、空气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自然过程。参与这—计划的有美国、欧洲空间局和日本。  相似文献   

17.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50-50
2008年5月27日,风云-3A气象卫星搭载长征-4C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3A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它将首次实现全球、全天候及三维探测,支持未来10~15天的中期天气预报。风云-3A采用新型卫星平台,质量2298.5kg,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星上装载有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成像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8,(4):27
俄罗斯主管军事工业的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1月23日在俄联邦航天局理事会会议上说,如航天发射仍是俄在该领域的唯一业务,俄将有变成"太空出租司机"的危险.他说:"俄航天局如今赚得的大部分收入是靠发射外国卫星.  相似文献   

19.
从天气预报、农业、林业和渔业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气象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用大量事实说明了气象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0,(5):45-46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和台湾已制订了一项气象卫星合作计划的初步要求.年内将形成采购策略.希望从2014年开始卫星发射。该计划下的卫星将采用一种较新的方法来获取大气数据。自2006年发射一个验证性星座后.称为“GPS无线电掩星”的这项技术已被用于天气预报业务。2006年发射的系统称为“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也是美台合作计划(台湾方面称之为“福尔摩沙卫星”3)。在新的合作计划下,双方将建设COSMIC-2后续星座。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用于从太空中获取大气密度、压强和温湿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