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太空探索》2005,(6):30-31
斯必泽红外空间望远镜 上面两幅作品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一颗炽热的恒星和它致密的行星在红外(右)和可见光波段中看起来是如何的接近在可见光波段中.明亮恒星的光芒将行星反射回来的光线完全湮没,而在红外波段中,这颗恒星就没有那么眩目了.行星反而变得更加明亮、活跃。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光学特性,对FY-1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光学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验证.通过对外部辐射及内部热源的分析,计算了卫星的温度场,采用随机起伏表面算法模拟表面覆盖材料外表面,通过阴影遮挡判断及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计算卫星对外部辐射的反射特性,编程计算得到在可见光0.4~1.0μm和红外8~14 μm,14~16 μm波段下卫星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红外辐射亮度与表面温度相关,8~14 μm最大约90 W/(m2·sr)、14~16 μm最大约20 W/(m2·sr).空间可见光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镜面反射效应,卫星主体峰值2 200 W/sr.通过地面模拟测量空间目标的温度和红外辐射验证了温度及红外辐射仿真计算模型,可见光辐射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与地面模型卫星测量结果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4,(6):34-34
不要惊慌,太阳还没有爆炸。这张远紫外光波段下的假色影像,可追踪温度在100万K的炙热中子星。在全分辨率下,SDO影像可探索太阳活动未知的细腻结构。事实上,SDO每天观测的数据量是1.5TB,相当于50万首MP3歌曲。本图是最新公布的SDO影像,可以解析出太阳左上方边缘的喷发事件。科研人员同时公布了高分辨率的动画资料。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系统具备优秀的夜间可视能力,并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识别伪装的能力,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见光成像系统易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无法在封闭空间或夜间等弱光条件下工作,而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仅与物体温度和物质特性有关,所以红外成像不需要考虑光照强度,可以在全天候时段工作。红外目标检测可以应用单波段和多波段的方式进行探测,单波段探测由于目标信息有限,往往目标会存在小、弱、暗等问题,导致检测能力不理想,而多波段检测通过利用不同波段信息的冗余性、互补性,大幅度提高目标检测和识别的概率,提高识别伪装的能力。但双波段目标检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对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技术难点,按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描述。再对双波段目标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选取了常见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和原理分析,突出了双波段目标检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阳春 《国际太空》1995,(3):12-13
目前,美国国内通信卫星的C波段转发器十分短缺。据美国工业界消息灵通人士称,美国国内之所以出现C波段转发器短缺,是因为用新卫星取代到期停止工作的卫星的失败所造成的。例如1994年9月8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信星-402发射入轨后不久就成为一颗废星,使C波段转发器短缺情况变得更为严重。为了缓解美国内对C波段转发器的急需,美休斯通信公司决定发射两颗通信卫星——银河-9和银河-10卫星。该公司计划于1994年年底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申请批准生产银河-9和银河-10卫星,并申请获得适当的轨道位置…  相似文献   

6.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证实,其4月22日发射的“新曙光”卫星不仅C波段反射面天线仍卡在叠放位置未能展开,Ku波段天线展开也一度不顺,最初一度遇到同C波段天线类似的问题,展开过程比预计多花了数小时。两部天线展开情况似乎具有相关性。“新曙光”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载有C波段和Ku波段有效载荷,分别同直径2.5米和2.7米的两部天线相连。  相似文献   

7.
6月23日,海射公司的天顶3SL运载火箭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国际通信卫星美洲”8通信卫星。该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为劳拉天网公司制造,原称“电信星”8,2003年7月卖给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改为现名。它采用LS-1300平台,重5493千克,载有36台Ku波段、28台C波段和24台Ka波段转发器,寿命15年,寿命末期总功率16千瓦。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间系统/洛拉尔公司和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都在独自作计划,以便和早已名声大噪的Spaceway系统和Teledesic系统计划在探索Ka波段用于大容量、宽频带卫星业务方面展开竞争。洛拉尔和洛克希德两家公司的经理告诉《空间新闻》的记者,卫星通信的未来取决于交互式高数据率通信。根据分析,一旦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放Ka波段的正式应用(很可能在1995年),那么,Ka波段可能成为FCC陆上急剧发展的波段。Ka波段之所以被认为是新的理想应用波段,是因为它的高频特性,接收时只需要小型碟形天…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哈雷彗星在1986年3月25日至4月2日之间JHK波段测光和1.3—2.6微米分光观测结果。测光结果表明,3月22日彗星爆发在近红外波段也造成了明显的光变,但恢复正常光度的时间要滞后一些,且光变较之可见光波段要平缓.并指出在爆发期间,彗星除光变外尚有色变。分光观测到彗星在1.4、1.9微米的水发射线和位于2.6微米之外的可能的OH发射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太阳对地球能量平衡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以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作为输入参数的. 本文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太阳辐射与气候实验项目的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太阳上升相(2010年上半年)和下降相(2007年12月)期间太阳光谱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010年上半年较强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主要是由紫外及红外波段的能量增强引起的,其在200~400nm 和760~4000nm波段内的平均能量分别增加了0.11%和0.05%,而在 400~760nm可见光区的能量却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量为0.05%. 通过对MLS2.2全球臭氧日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发现,相对于2007年12月,2010年上半年平流层臭氧浓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在太阳紫外辐射呈现较大增强的2月和3月,其臭氧增量也相对较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3km和40km处,值为0.6mL·m-3和0.62mL·m-3. 因此,可见光区能量减弱与平流层臭氧浓度增加的双重削弱作用致使虽然2010年上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较大,但是到达对流层顶的太阳辐射却有所减小,最大减小量出现在3月,值为0.15W·m-2. 这一结果说明,太阳活动或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增强也有可能对地球对流层系统起到冷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波段选择方法无法依据感兴趣地物划分数据子空间及子空间划分容易受背景地物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自适应子空间波段选择方法.利用感兴趣地物的光谱曲线,建立光谱自适应因子(SAF,Spectral Adaptive Factor);通过聚类划分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内,利用J-M距离筛选类别可分性最大波段作为子空间最优波段,从而得到整个数据空间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AOTF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成像光谱仪数据与波段指数(BI,Band Index)和基于类间可分性最佳波段选择两种方法比较,SAF方法选择的最佳波段组合,包含信息量丰富,地物之间差异较大,且地物平均J-M距离大于另外两种方法.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最佳波段组合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96.8%,Kappa系数为0.894.结果验证了SAF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日升日落,我们对太阳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似乎再熟悉不过了,它好象每天都是那副模样,没什幺新鲜的。那么,假如有一天你突然看到太阳上有一头驯鹿,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呢?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波段选择方法无法依据感兴趣地物划分数据子空间及子空间划分容易受背景地物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自适应子空间波段选择方法.利用感兴趣地物的光谱曲线,建立光谱自适应因子(SAF,Spectral Adaptive Factor);通过聚类划分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内,利用J-M距离筛选类别可分性最大波段作为子空间最优波段,从而得到整个数据空间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AOTF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成像光谱仪数据与波段指数(BI,Band Index)和基于类间可分性最佳波段选择两种方法比较,SAF方法选择的最佳波段组合,包含信息量丰富,地物之间差异较大,且地物平均J-M距离大于另外两种方法.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最佳波段组合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96.8%,Kappa系数为0.894.结果验证了SAF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5,(5):F003
红外波段中的微光 这是一幅由艺术家创作的示意图,在红外波段下,这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充满尘埃和亮光的星系看起来是如此的近。类似这样的星系不但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同时也淹没在宇宙的尘埃之中,对于光学波段的望远镜来说,根本不可见。  相似文献   

15.
地球资源遥感卫星ZY-1 02C和CBERS-04搭载的全色多光谱相机缺少蓝光波段,需要通过波段模拟方法首先生成蓝波段,进而合成模拟真彩色图像。根据多光谱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波段线性关系模型的模拟真彩色方法。首先用具有蓝色波段的多光谱数据作为参考图像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将结果作为参数应用于待模拟图像生成蓝波段。然后按照地物类别进行单景图像局部区域颜色畸变矫正。最后按特定顺序合成模拟真彩色图像。试验表明,该算法简单快速,减少了偏色现象,能够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仪器特点和性能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现有卫星特点和技术基础,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极紫外多波段成像仪, 采用小型化设计, 利用一台仪器实现对日冕和色球层4个不同波段的高分辨率成像, 不仅能有效利用卫星资源, 提高空间探测水平, 还能实现对日冕和色球的同时观测, 推动空间天气研究, 提高空间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包括卫星发射前的地面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及星地对比定标。指出飞行中的可见光波段的定标至今还未能投入业务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而静止气象卫星的飞行中定标,无论红外或是可见光波段只能做到相对定标。为解决绝对定标问题,必须寻求星体外的客观目标作为定标源。采用这一途径,即使星上定标设备失效,也不致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9年4月9日与4B级大耀斑伴生的两个波段(3750 MHz,2840 MHz)的射电大爆发进行了简单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波段的爆发不仅各自具有繁多的周期,而且都存在30+3s的准周期振荡。这种现象可能与磁环的准周期振荡有关,或与粒子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2年10月27日耀斑极为完整的高质量观测资料,通过对可见光、软X射线和硬X射线图像和光谱的综合分析,诊断耀斑过程中的热与非热性质,结果表明,在这个事件中,热与非热过程并存且在时空演化上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船对浪高实时测量的需要,提出了基于x波段雷达海浪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具体介绍了基于X波段雷达海浪监测装置的设计原则、功能设计、硬件设计以及基于VC 的软件实现,并给出基于x波段雷达海浪监测装置系统操作平台功能界面的参考实例,从一定程度上为舰船海浪测量装置的实现与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