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80后大学生个性意识倾向性的根源——审美取向;分析了审美取向形成的原因,阐述了80后大学生在审美取向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表达等,也影响着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通过对大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现状的分析,从社会、高校、个人等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对目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应对——基于成熟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转型"的经济视角、"文化多元"的社会视野、"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视觉及"人格形成"的心理视线四方面对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进行了内在机理剖析.思索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大学生成熟状态的演变,得出大学生价值取向愈单一其行为愈稳健成熟,反之则愈浮躁多变的结论,并佐以实证.进而提出提升当代大学生成熟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苏轼卷轶浩繁的散文作品中,文学散文尽管数量不多,却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其审美取向主要体现为“自然天成”四字,其哲学基础盖源于道家的“自然观”,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文化价值观、文化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自信的整体水平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对其文化自信培育尤其重要。高校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把握其长度,拓展其宽度,提升其高度,建立三位立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格局。  相似文献   

6.
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浓缩;它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均是"80后"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研究和探讨"8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理想境界等情况,掌握其成长规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本文主要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新要求,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设有效的心理防治体系、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变迁将会更新社会文化的内容体系,影响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当今社会中80后、90后大学生已经出现了社会化程度过高或社会化速度加快的趋势,过度社会化导致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与其年龄阶段不符的思想与行为,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开展,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以文化反哺现象为视角,探讨在大学生过度社会化进程中辅导员的嵌入性行为模式,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境下,随着商业文化、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时尚文化风行于市,并成功穿越了大学的围墙,弥散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呈示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物态表现,更直接关涉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从思想和实践层面加强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甄别能力和欣赏品味,进而参与时尚文化的改良与创造,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当前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德育和美育的关系,美育和功能讨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误区,论述了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