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温真空下固体界面间接触导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10~325K温度范围内,对低温下两种常用接触材料-不锈钢和铝,进行了大量的接触导热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接触热导与界面载荷,温度和表面分形参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两种材料接触热导与载荷关系的实验幂指数均在0.4~0.6之间,温度是通过材料的热导率和力学性能对接触导热发生作用的,接触热导随着表面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改善电子元件的散热,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绝缘导热脂。该脂的接触热导值比目前国内同类脂高4~12倍,在相对湿度85%的状态下,绝缘电阻值大于10~(13)Ω-cm。本文介绍了获取数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以及应用简况。对于铝、铜两种试件,在1.85—85.2kg/cm~2的压力下,分别测试了接触热导值随压力的变化。此外,为了探讨导热脂的换热机理,还给出了该脂的显微拍照,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考虑热物性变化的月壤温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月设备的热分析设计依赖于真实有效的月面热环境信息。借助于ANSYS热分析模块,建立了月壤导热系数随密度和温度变化、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变热物性月壤温度求解模型,分别计算了月面纬度为26°和赤道地区的月表温度,探讨了赤道地区浅层月壤的温度分布。其中,月表温度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计算模型和所用计算参数适用可靠;而通过修正月壤导热系数来提高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吻合程度则部分展示了月壤温度计算理论;在探讨赤道地区浅层月壤的温度分布时,文章给出了不同时刻对应的月壤温度剖面和热流剖面,并适度分析了月壤内部热流和导热系数对月壤温度剖面的影响,这些为利用月壤的温度剖面规律进行探月设备的热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深空探测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应对深空探测中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模型的误差,在分光计测量航天器相对于太阳径向速度基础上,引入了小行星的视线矢量测量。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由小行星视线矢量所得到的位置信息,采用改进的信息融合方法修正扩展卡尔曼滤波中不精确的动力学模型造成的状态估计误差。同时计算了模型的能观度,对模型的可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动力学模型的依赖性明显低于其他算法,在相同模型精度下,可获得更好的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Klobuchar模型修正单频接收机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由于此模型从亚洲地区应用角度考虑,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修正精度甚至不足50%。为进一步提高区域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提出在原模型8个改正参数的基础上增加5个关键参数的Klobuchar改进模型,并采用松弛迭代与直线搜索法中的黄金分割相结合的算法对新增参数进行求解。以天津及其附近区域为例,利用GPStation6接收机采集到的实测数据对改进模型与原模型进行计算。将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作为参考值,对比分析改进模型与原模型的修正精度。结果表明,区域Klobuchar改进模型在天津及其附近区域的电离层延迟平均修正精度比原模型提升了10.46%,平均修正精度达到77.51%。  相似文献   

6.
简述分形几何基本概念及其在图象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随机分形模型、混沌动态系统中的分形及迭代函数系统分形模型及其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ITU-R P. 1546传播模型在兰州地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ITU-R P. 1546建议书的基础上,通过Matlab对建议书中提到的修正方法进行修正,同时对兰州地区进行实际测试,并与传统Okumura-hata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ITU-R P. 1546传播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再通过对地形净空角、发射机的净空角、接收天线高度等参数的校正,使得模型损耗的均方误差在安宁地区降低了16.6%,白银地区降低了18.6%。其中当发射机和接收机路径之上存在较高障碍时,对模型的地形净空角的修正与否和实际损耗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区别。该研究结果可为ITU-R P. 1546模型的传播预测和本地化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直接基于正弦响应数据的模型修正研究较少,发展基于正弦振动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方法对航天工程实际中有限元建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正弦振动响应数据的模型修正关键在于修正后曲线特征频率及其响应幅值的一致性。文章对基础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用两步修正方法实现了分析模型与试验模型特征频率和响应峰值的匹配,最后采用国际通用算例GARTEUR桁架模型对两步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两步修正后分析模型基频与试验模型一致,且前10阶频率误差低于0.15%,典型节点响应峰值误差低于1%。  相似文献   

9.
以迭代函数系统为基础的分形图象压缩方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图象数据编码途径,在分析分形图象压缩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变换的标准图压缩法,此法的恢复图象质量与压缩恢复速度均明显优于分形图象压缩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试验模态参数修正理论模型的最佳矩阵逼近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特征方程和模态正交性条件出发,给出了一种应用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修正理论模型的最佳矩阵逼近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识别出的模态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结合特征方程和模态正交条件导出了修正理论模型的通解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佳逼近解的定义,研究了最佳逼近解的唯一性,给出了最佳修正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具体表达式,数值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高的修正精度,对于大误差模型也有较好的修正能力,具有一定的应有和  相似文献   

11.
Performing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the contact conduc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thermosta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rmal model established, the study of thermal design is accomplish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ssible mechanical interface change of the satellite propulsion system depending on the satellite system design. A relatively simple thermal model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analysis. A variety of the spacecraft bus voltages and the contact resistances are examined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f thermostat on propulsion components. As a consequence, even though the mechanical interface condition is changed on the same module, the successful thermal design could be achieved if we design the heater to have sufficiently large power with reference to the heritage value of contact resistance. Besides the reasonable performance on the thermal control is assured with the thermostat location errors, if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osition of thermostat is not quite large when assembling tank module.  相似文献   

12.
对防静电系统中的接触电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接触电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减小接触电阻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防静电系统测试的准确度,对现场防静电设备ESD性能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求解基于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粘弹性流体在周期性振荡压力梯度下,圆直管内的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得到了振荡管流换热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以及热扩散系数的解析解形式.通过对无量纲热扩散系数的分析可知,影响粘弹性流体管内振荡流轴向换热的无量纲参数有:Womersley数Wo、Deborah数De、无量纲振幅Δx/R和流体普朗特数Pr.分数阶Maxwell模型振荡流传热也存在粘弹性流体流动中存在的共振现象,且共振峰的数量随De数的减小而增加,发生共振的起始频率随De数的减小而降低.共振峰值出现的位置即频率值与Pr和无量纲振幅Δx/R无关.  相似文献   

14.
深低温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的深低温两相传热器件,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等空间项目的低温热控系统。为有效减小热管与热负荷间的接触热阻及热管的背向漏热,采用氧化锆作为毛细芯材料,研发了氮工质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重点研究了热管的自启动特性、传热性能以及在间歇性热负荷下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无辅助情况下,液氮温区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自启动性能良好,可依靠工质扩散从室温迅速降温至液氮温区。环路热管能够在70~100 K温区稳定运行,热阻随运行温度和热负荷的上升而减小,最大传热功率为15 W,最小热阻为0.8 K/W。在蒸发器间歇性加热的情况下,环路热管可以保持温度稳定,热响应迅速,无需二次降温。液氮温区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有效满足了空间低温光学系统的热控制系统的热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光纤陀螺(FOG,Fiber-Optic Gyroscope)受外界环境变化温度影响导致产生Shupe误差,采用热电类比法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光纤环(FOR,Fiber Optical Ring)模块进行热分析,比较对应的电路模型,提出并联的热容和串联的电阻是影响FOG温度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有限元热仿真定性分析了并联的热容和串联的电阻对FOG温度的影响,验证了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在与热仿真相同条件下,通过温箱实验,将FOR温度变化与FOG输出性能建立关联.结果表明,通过加大FOR模块连接处的串联热阻和并联热容,可有效降低FOR的瞬时温差,尤其是较大的热容能有效减小FOR温变速率,从而减小Shupe误差,改善FOG的温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卫星微振动隔振器建模是进一步整星振动仿真、优化和控制的基础。针对五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无法描述液体阻尼式卫星隔振器幅变特性的缺点,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各位移振幅激励下的隔振器的动特性曲线进行参数识别,根据参数识别结果,对五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进行幅值相关性修正,引入幅变因子。由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知,引入了幅变因子的分数阶导数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隔振器的幅变特性。在提出的改进型分数阶导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参数影响分析。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为微振动隔振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制定了导电滑环检测项目:绝缘电阻、接触电阻、接触电阻变化量、载流量、隔离度、电磁噪声、传输能力,并对各检测项目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法,为导电滑环的有效检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种测量接触电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民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3):22-25,31
总结接触电阻的测试方法,讨论了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对四线法测量原理和消除热电势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接触电阻的间接测量法,给出了间接测量法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用于测试电气回路中的接触电阻,并可以应用在环路电阻标准器的计量校准中。  相似文献   

19.
临近空间环境下封闭方腔内耦合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临近空间浮空器载荷舱为应用背景,对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含热源的三维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表面辐射和导热的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对流换热、长波辐射、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临近空间热环境模型。通过Fluent软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引入外部非定常的辐射-对流耦合热边界条件,对腔内换热特性的昼夜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腔壁厚度、发射率和导热系数对其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腔内平均温度昼夜变化很小,约为12.9 K,但温度场分布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腔内对流换热较弱,同一时刻最大温差约为71.3 K;腔壁热阻和发射率增加会削弱自然对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