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直升机液弹阻尼器填充材料粘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弹阻尼器是现代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其突出的性能优势代表了阻尼器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液弹阻尼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弹阻尼器填充液的分析选择,进行液弹阻尼器填充材料特性研究。建立正确分析液弹阻尼器设计分析模型,充分考虑粘温性能、粘压性能的综合影响,揭示影响液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参数敏感性,为新型液弹阻尼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综合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型液弹阻尼器原理与初步构型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弹阻尼器是一种全新的直升机旋翼摆振阻尼器构型。本文介绍了这种直升机旋翼摆振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液弹阻尼器的弹性刚度和阻尼刚度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得出了一套可供使用的液弹阻尼器的初步构型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一种被称为液弹的新型技术问世了,它是将液体和弹性元素结合在一起,能提供极好的动态特性来解决直升机振动和阻尼问题的。本文阐述了液弹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并将液弹阻尼器同粘弹阻尼器和液压阻尼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直升机旋翼系统的设计都着重强调旋翼桨毂的简单化,总体趋势是减少零部件个数,减少重量,减小阻力和降低维护成本,传统的液压阻尼器和粘弹阻尼器正在被液弹阻尼器取代。随着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制造出带嵌入式液弹阻尼器的无轴承旋翼系统已切实可行。对嵌入式液弹阻尼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推导出初步构型设计计算公式,系统地对嵌入式液弹阻尼器模型试验件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研究了工作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设计方法,为今后嵌入式液弹阻尼器在无轴承式直升机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顾启泰 《航空学报》1989,10(1):48-54
 消除来源于旋翼和大气紊流的叶片谐振干扰是未来直升机设计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应用鲁棒控制理论设计的有源隔振器,有效地抑制了叶片一次和二次谐振对机身的影响;同时它还消除了直升机在升、降加速度作用下所产生的旋翼相对机身的位移。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军用武装直升机及运输直升机上均配置了轻质装甲材料。相比之下,国内直升机装甲配置在级别类型、数量、单架机面积等方面都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随着新一代军用直升机对抗弹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对于新型装甲材料的开发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武装直升机用复合防弹装甲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直升机用复合防弹装甲未来的发展需求,分析了目前复合防弹装甲的抗弹机理、选材原则和材料在被武器打击过程中的吸能方式,并展望了梯度功能材料、微叠层材料、石墨烯改性陶瓷等新材料在军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为满足我国直升机的自主发展需求,我国对于性能优异的新型先进轻质防护材料的开发需求已刻不容缓。只有开发新型装甲材料才能提高我军直升机的生存能力,满足我国武器装备的作战需求,实现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水平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整星隔振器刚度设计(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卫星适配器由于其刚度非常大,导致其不具有任何隔振效果。所以提出了一种新型整星隔振器,这种新型整星隔振器可以对刚度进行设计以满足卫星、隔振器耦合系统对固有频率的需要。基于可靠性理论和实验数据,讨论了这种整星隔振器的刚度特性。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通过修改隔振器肋板及相应参数,卫星-隔振器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可以控制在很大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论证了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因其机动灵活、可垂直起降、定点悬停实施精确打击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重视;然而相较于载人直升机,其机弹相容性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建立导弹动力学、尾喷流场等模型,对无人直升机发射空地导弹的离轨过程、尾喷流场、弹道以及载机响应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给出了设计过程和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可有效地降低导弹与直升机间的相互作用,对同类轻小型察打无人机的研制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机纵横     
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顺利完成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中国直升机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研制的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和地面共振试验相继顺利完成。至此,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可以转入科研调整试飞。机弹相容试验包括结构相容和系统相容,分别验证导弹发射对机身结构和系统的影响。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的顺利完成,为直十一武装直升机空中靶试和技术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A380首飞成功4月27日,首架A380客机在位于法国图卢兹郊区的布拉尼亚克国际机场顺利起…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KBP设计局最新设计的直升机载赫耳墨斯A型(Hemes-A)反坦克弹已在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卡-52攻击直升机上完成了发射试验.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用金属橡胶隔振器动静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阻尼减振需求为背景,对开发研制的金属橡胶隔振器与现用的橡胶隔振器进行了动、静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能量耗散性能、静态承载能力、过临界的能力及提供振动防护的区域都远远大于橡胶隔振器,而且通过改变金属橡胶隔振器的结构参数和预压缩量可以优化其隔振效果。研究结果为利用金属橡胶隔振器来改善航空发动机的振动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翼吊发动机安装结构隔振特性并优化其隔振器设计,建立了发动机安装节-吊架-机翼结构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态验证并分析了安装结构的隔振特性.进行发动机3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动响应分析确定了振动传递的主路径.基于振动传递路径法研究了隔振器参数和安装位置对安装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振动载荷经安装结构后低压转子转频和高压转子转频峰值响应分别降低22.03%和14.65%.低压转子转频振动传递主路径为发动机-前安装节-吊架-机翼,高压转子转频为发动机-后安装节-上连杆-机翼.通过合理设置隔振器位置可以使安装系统隔振率达到50.41%,隔振器的频率比为5和阻尼比为0.25时安装系统隔振率可达70.67%.为了优化整个发动机安装系统的隔振效果,设计隔振器时必须选取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低频隔振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光旭  罗亚军  严博  张希农 《航空学报》2016,37(7):2189-2199
为了能够抑制微振动对在轨运行航天器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由螺旋柔性弹簧(SFS)与磁性弹簧并联构成的低频隔振器;其中,螺旋柔性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为系统提供承载能力,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其轴向刚度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由两两相吸、同轴配置的3块环形永磁体构成的磁性弹簧为该隔振系统沿轴向提供负刚度以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基于等效电流模型分析讨论了该磁性弹簧的磁刚度特性,并在平衡位置附近对磁刚度作了线性近似。通过分析所设计的低频隔振器与其相应线性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比较了2种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低频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低频微幅振动,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而拓宽了隔振频带;同时,进一步改善了隔振系统在共振区域附近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14.
专用多层钢板隔振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洪源  闫辉  李瑰贤 《推进技术》2005,26(6):531-534
以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隔振的具体需求,对多层钢板隔振器的结构形式及基本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研究了影响多层钢板隔振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层钢板隔振器具有良好的迟滞阻尼性能,隔振器的刚度和能耗系数都随形变的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隔振器的性能受预压缩量和钢板层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多层钢板隔振器在航空发动机管路支承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带抽吸狭缝的新型短隔离段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缩短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长度以及提高它的耐反压能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种带抽吸狭缝的新型短隔离段,获得了隔离段的缩短程度以及耐反压能力提高的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流向狭缝抽吸隔离段角流区内的低能附面层,可不降低隔离段耐反压能力而将其长度缩短30%左右。同一隔离段采用狭缝抽吸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压从来流静压的3.46倍上升到3.74倍,提高了8%左右。合理的狭缝位置应在厚附面层一侧的隔离段前部角流区内,前倾角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抽吸背压在亚临界范围时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较明显,而在超临界范围时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抑制低频微幅振动,提出了一种磁性并联低刚度隔振器,其由固支的承载梁和磁性弹簧并联构成.其中,磁性弹簧由4个永磁体对组成,每个永磁体对中的两块永磁体相吸配置,并在梁上对称均布;利用等效电流法对永磁体进行建模,根据安培定律给出了永磁体之间磁力的计算表达式,最后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其近似表达式;分析讨论了梁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进而得到了所提出的隔振系统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在不考虑系统非线性影响时,对该隔振系统进行了隔振特性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隔振器相比,该隔振器能够有效地隔离低频振动,降低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拓宽了隔振器的隔振频带,并改善了系统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区域的共振峰值.   相似文献   

17.
非对称来流下带斜楔的短隔离段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学斌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9,30(6):677-681
为了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耐反压能力以及缩短其长度,设计了一种带斜楔的隔离段,斜楔放置在隔离段进口下壁面,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带斜楔的隔离段耐反压能力特征以及缩短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隔离段加斜楔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压从来流静压的3.46倍上升到3.73倍,提高了7.8%左右。斜楔放置在厚附面层一侧更能改善隔离段耐反压性能。还发现加斜楔后可在进出口压比相同的情况下,将长度减小3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曹学斌  张堃元 《航空学报》2010,31(3):487-492
为了有效地缩短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长度,在前期研究的等宽度平直斜楔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种侧壁面后掠的倒置梯形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放置在隔离段进口厚附面层一侧。研究结果表明:加装倒置梯形涡流发生器后可在进出口压比相同的情况下,将隔离段长度减小40%左右,比等宽度平直斜楔多缩短5%;激波串长度随后掠角呈非线性变化,在一适当的后掠角下,激波串长度最小,它的总压恢复系数与等宽度平直斜楔处于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19.
壁温比对圆截面隔离段激波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周琴  何粲  肖保国 《推进技术》2019,40(8):1720-1726
为明晰壁温比对圆截面隔离段激波串的影响,采用RANS方法对圆截面隔离段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发现冷壁条件下,壁温比升高将导致隔离段抗反压能力减弱。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壁温比对边界层的影响,发现边界层主要通过剪切应力和亚声速流层携带的流体惯性的综合作用来抵抗反压,其中剪切应力与压升作用一致,而亚声速流层携带的流体惯性与压升作用相反。考虑壁温比影响,对经典Waltrup激波串预测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公式可以动态反映壁温比变化导致的激波串长度改变,有助于隔离段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