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随着航空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繁忙时段航路交叉点的容量趋于饱和,存在航路交叉点冲突等不安全事件风险,需提高航路交叉点容量预测的精准度。本文通过分析已有航路交叉点容量,提出了基于粗糙集AROD算法的航路交叉点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实际航路交叉点作为预测对象,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AROD算法的航路交叉点容量预测模型是有效的,能够有效缓解因流量增加带来的航路拥堵情况。  相似文献   

2.
航路交叉点布局问题(CrossingWaypointLocationProblem,CWLP)是航路网络设计的决定性问题,CWLP模型具有不可导、不可微等特性,因此不能用传统的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差分进化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航路汇聚点布局问题,在处理模型约束条件时,综合考虑各交叉点冲突约束违反程度和所有交叉点冲突数之和,将前者作为个体优劣的判断标准之一,后者转化成个体适应度,即个体的另一目标函数,求解过程中选用了动态的标准差分进化机制以确保算法的收敛性。将算法应用到北京飞行情报区航路网规划模型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飞行需求的航路动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域与飞行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以及目前空域管理运行模式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飞行需求,提出了一个航路动态调整模型.模型在考虑空管的实施情况、空中交通流量情况和天气情况相关的条件下,对航路进行动态调整,动态的开放和使用临时航路,优化航路区域容量从而减轻航班延误.然后利用动态规划及整数规划方法相结合,求解模型得出航路动态调整的最优方案.最后利用典型空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大大减少航班延迟成本与航路管理成本,优化空中交通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4.
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路上航班的碰撞风险问题是目前空域规划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就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出交叉航路碰撞概率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概率论和划设保护区的方法对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用自主开发的"空域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软件对上海区域内的某交叉航线的碰撞风险进行了仿真计算.为交叉航路的碰撞风险计算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航路容量制约了民航的发展,考虑影响航路容量的基本因素,建立仿真模型确定航路容量。根据机场终端区分布、航线网络等因素,利用模糊评价排序算法确定多机场终端区的放行策略,解决基于航班时刻优化的多机场地面等待问题,有效地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现行仿真工具在模拟管制员航路冲突调配上存在问题边界不一致、调配方案不适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根据航路飞行冲突的影响因素对航路冲突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建立了航路冲突调配方案。使用VB和SQL混合编程进行系统开发,建立快速仿真工具。模拟运行表明,工具可模拟管制员提供简易可行的航路冲突调配方案,驱动仿真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王莉莉  刘洋 《飞行力学》2015,33(1):48-51,56
为解决航空器在空中高速路中的运行安全问题,对空中高速路平行航路换道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航空器换道的运动学过程,根据航空器之间的冲突距离建立了航空器的平行航路换道模型,总结了影响换道航空器之间的冲突距离的因素。最后,经仿真计算得到航空器匀速飞行时与相邻航空器不发生冲突的理论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8.
针对提高空中交通航路网络运行效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航路网络关键节点优化与"三区"避让设计相结合的网络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航路网络关键节点优化与"三区"避让设计的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航路网络设计问题进行了求解;应用分析表明:优化设计后的航路网络相比现行航路网络,在运行成本、非直线系数、连接度、可达性等性能指标上均有大幅改善,从而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松臣  裴成功  隋东  左凌 《航空学报》2006,27(6):1023-1027
空域容量不足是导致对空域结构进行修改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空域结构又需要一系列技术分析和论证工作,而对修改后的空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总结Reich模型和相关文献基础上,完善了在雷达间隔条件下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有雷达管制间隔分别无非侵入区和有非侵入区条件下出现飞行冲突需要管制员干预的计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对现有京沪单航路结构增加了一条平行航路,从而构成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并对其航路间隔大小进行了分析论证,评估其安全性,同时分析了管制员的干预情况,也为进一步的空域扇区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交叉航路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叉航路上初步研究了碰撞风险模型,从冲突区域模型、概率论模型、Event模型、Reich及其改进模型等5种碰撞风险模型的角度,分析了各个模型的使用范围及建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行间隔安全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CNS性能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防撞系统如何减少碰撞风险以及人为因素对碰撞风险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在航路交汇点上的飞机排序问题。利用进化思想建立航路交汇点的数学模型,在遵循飞机尾流间隔要求的情况下,找到更合理的飞机通过航路交汇点的次序。算法采用特殊的进化算子和目标函数,以便能够满足空中交通管制实时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排序效果好、效率高,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多条航路上下降至同一航路点的多架飞机最后巡航阶段和下降阶段的运行总成本,同时要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研究了多架飞机下降至同一航路点时降低总运行成本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介绍了飞机性能参数计算方法;其次,为了提高寻找飞至同一航路点各架飞机使得总运行成本最低的合适指示空速的计算速度,建立了考虑间隔约束的参数优化模型,并通过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运算;最后,用某型民用飞机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各架飞机使总运行成本最低的指示空速,对航空公司处理多架飞机下降至同一航路点降低总运行成本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空中航路的使用既维护了空中交通秩序,又保证了航空器飞行安全,因此在航班运行控制过程中完善航路优选工作对提高空间利用率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依据第五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油量政策的相关规定,参考新疆区域发布的全高度禁航通告,划定受影响区域,梳理出受影响航路,分析航行通告对航班飞行的影响程度,总结出运行控制的措施,分析措施的优劣,最后完成A319-115型飞机执行"成都—和田"航线展开了签派放行评估工作,结合一发失效飘降程序和座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完成飞行航路优选工作。研究发现:航路优选工作在安全飞行的基础上,能有效减少航班延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实现高效的绿色飞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在终端区的航班延误问题,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有效运行,引入交通波模型针对交叉点航班的排序进行研究,首先对交通波模型的具体原理以及在空中交通管理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以延误成本为目标函数的排序模型,结合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决策变量.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总延误成本要小于FCFS算法,可以证明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交叉点航班排序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国航西南分公司于2011年12月15日开通了北京—拉萨往返直飞航线,该航线的成功运行结束了拉萨飞往祖国首都需经停成都或其他城市的历史。简要分析该航线的运行相关人员、航路、运行油量、备降机场和运行监控等几个部分,以期做好航班的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内装式空中发射运载火箭重力出舱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载火箭重力出舱方式进行了详细研究,给出了阻力伞和载机姿态的选取方法,结合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过程中载机、运载火箭和阻力伞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及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动态空域配置旨在通过对各类型空域功能块的设计、构架、配置和使用,实现空域的动态配置功能,使管制空域灵活地匹配空中交通实际变化的需求。在此概念下建立了以最小运营成本为目标的航路调整规划模型,在模型中考虑某些航路段可以动态地开关-闭合,引入动态航路的开放成本和使用成本,以最短开放时间、最大管制负荷和航路复杂度、安全性为约束条件,采取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用模型制定的优化策略,充分利用了空域资源,减少了延误损失,总的航班运营成本减少了15%。  相似文献   

18.
基于AMDAR的航路气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AMDAR的航路气象模型。该模型通过设置虚拟观测点和应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值气象预报释用技术,融合AMDAR数据和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发布的格点预报数据,有效提高了航路上气象要素预报的时空分辨率、精度和航路飞行效率。仿真试验表明,航路气象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优于目前使用的WAFS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