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长征二号丙(LM-2C)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火箭,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5次成功的飞行。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系两级液体火箭,全长32.6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2吨,起飞推力2786千牛,有效载荷(低地轨道)2.5吨。□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1999,(12):15-16
美国的比尔宇航技术公司最近开始同美国空军和佛罗里达航天港管理局进行谈判,准备到卡纳维拉尔角对其大型比尔宇航(BA)2运载火箭进行初步飞行试验。如果谈判成功,首次试射可能在明年底或2001年初进行。BA-2是一种三级运载火箭,高65米,直径6.2米,起飞重量1000吨,起飞推力达14兆牛,可以把5.9吨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转移轨道或把17吨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是几家新起家的公司正在研制的新型商用不载人运载火箭中最大的一种。比尔公司也是这些新企业中资金筹集问题解决得最好的一家。该火箭的发射成本大大低于…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概况二次大战后,苏联在仿制德国V-2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制P-1和P-2近程弹道导弹,并且探索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途径。1947年提出了P-3远程弹道导弹的设想方案,其主要性能参数是:导弹全长27米,直径2.8米,射程3000公里,弹头重3吨,起飞重量72吨。它采用一台单燃烧室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РД-110,燃烧室压力60  相似文献   

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一)陈国华表1长征三号系列总体参数型号名称级数全长(米)直径①(米)起飞质量(吨)起飞推力(千牛)运载能力②(公斤)长征三号344.863.35204.882961.61600长征三号A352.523.35241....  相似文献   

5.
长征二号丙(Long March 2c)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火箭,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3次成功的飞行。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系两级液体火箭,全长34.35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2吨,起飞推力2747千牛。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这枚长征二号丙火箭同时把两颗科学试验卫星送入太空,主星是一颗国产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搭载星是瑞典的科学探测卫星弗利亚(FREJA)。 为适应搭载瑞星的需要,这枚火箭在不改变原技术状态的情况下,在主星和第二级火箭间增加了一个直径  相似文献   

6.
阿里安火箭(L6)已于6月16日格林成治时间11点59分从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在接近理想的气候条件下,火箭是按预定计划准时起飞的。这枚三级火箭重210吨。其第一级与第二级均正常地进行了分离;第三级则在起飞后4分56秒时点火起动。虽然在第三级加注  相似文献   

7.
广 《中国航天》2006,(7):20-20
根据4月19日在美国航宇局(NASA)工业日上公布的研制时间表,该局“机组运载器”(CLV)的上面级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进行飞行试验。该上面级将用于把乘坐4人或6人的“机组探测飞行器”(CEV)飞船从亚轨道弹道送入低地轨道。CEV/CLV第一级与上面级组合体高94米,总起飞重量909吨,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飞行试验将贯穿2011和2012年。在CLV火箭10分钟的飞行中,第一级将在起飞后131秒在约60公里的高空分离,上面级发动机将在起飞后133秒点火工作463秒。在这段时间内,CEV飞船的发射逃逸系统将被抛掉。直径5.5米的铝-锂合金上面级将由从…  相似文献   

8.
郑治仁 《中国航天》1994,(11):36-37,41
发射场防爆安全问题郑治仁使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或运载火箭,其推进剂重量往往占有很大比重,例如美大力神Ⅱ洲际导弹,推进剂加注量为144吨,占起飞重量149.7吨的96%。美国和前苏联都发生过加注后的洲际导弹发生大爆炸的事故。因此,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那么...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一般把质量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作为小卫星,把发射它们的、起飞质量百余吨以下的运载火箭称作为小卫星运载火箭。从1957年10月到1997年12月,全世界共进行3844次成功的空间发射,入  相似文献   

10.
1991年8月16日,SDIO(战略防御计划局)宣布选中麦道公司的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的单级入轨航天器方案。 早在1990年8月,SDIO与波音、通用动力、麦道和洛克韦尔公司分别签定了价值240~300万美元的合同。这4家公司将从三种方案(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水平起飞和水平着陆、垂直起飞和水平着陆)中选择一种,如今麦道公司的方案中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大空域、宽速域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气动适应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高超声速巡航飞行性能的飞行器,为解决该种飞行器地面水平起飞和高速巡航飞行气动性能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变形布局方式——伸缩翼布局和翻转翼布局。通过数值手段比较分析了两种变形布局的低速气动特性,并通过风洞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增加相同机翼面积时,伸缩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68%,同时阻力增加35%;翻转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42%,阻力增加15%;伸缩翼布局比翻转翼布局的起飞升力大16%,阻力大20%,伸缩翼布局具有明显的升力优势,说明亚声速状态增加机翼展弦比是增升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带来阻力的增加;鸭翼具有显著的增升效果,起飞状态增升12.8%,同时阻力降低1.4%,纵向压心系数绝对值前移0.48%,有效缓解了起飞状态升力和纵向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联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主设计师最近详细地透露了关于该火箭的情况,现概要地整理如下。 苏联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是一种多用途的火箭系统。能源号具体运载能力如下: 低地轨道:100吨 地球同步轨道:18吨 飞向月球的轨道:32吨 飞向火星及金星的轨道:28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拟议中的SURF海射型商用运载火箭将采用SS-N-23和SS-N-20海射型弹道导弹的组件。这种火箭长29.5米,起飞重量为100吨。它的第一级采用俄罗斯最大的潜射型SS-N-20固体弹道导弹的下面一级,上面装一枚不带弹头的SS-N-23海射型液体弹道导弹。SS-N-23的运载器分四级,其上面级用于弹头的瞄准。  相似文献   

14.
美国从1955年开始研制北极星潜地弹道导弹,到目前为止,先后部署过北极星A1、A2、A3等型号。其中,北极星A3特别引人注目。它要求在北极星A2的发射筒内发射,即弹体最大直径和长度不变,射程由北极星A2的2800公里提高到4640公里(增加了64%),而起飞重量仅增加约1.3吨,非常轻巧(北极星A2比A1增加长度近一米,重量增加约0.7吨,射程仅提高27%)。北极星A3是两级固体导弹,全长9.6  相似文献   

15.
1.麦道公司设计的单级入轨德尔它特快飞船2.与德尔它特快飞船类似的一种单级入轨方案3.垂直起飞,机场跑道着陆单级入轨方案几种单级入轨航天器方案  相似文献   

16.
法国航空空间公司正在研究机动弹道导弹的可行性。该导弹编名SSBS-X,简称SX,是一种固体导弹,射程4,000公里,很可能装一枚15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这项计划的目标是:使SX导弹能在载重20吨的半  相似文献   

17.
德国MBB公司正在研究一种速度为M5.5的试验用飞机,准备用它来验证森格尔双级入轨空间运输系统高超音速第一级所需的技术。这种称为“高超音速技术试验飞行器”(Hytex)的飞机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结束,首次飞行定在1998年进行。 根据目前的设想,Hytex长约23米,高约6.3米,翼展约为9.3米。它将水平起降,起飞重量约为20吨。 Hytex 飞行器将采用涡轮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目前正在研制的这种发动机在以涡扇方式工作时使用航空煤油作燃料,而在以冲压方式工作时则使用氢  相似文献   

18.
风切变对航空飞行的危害极大。特别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遭遇特别强的下降气流,是对飞行危害最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研制一种能从普通飞机跑道起飞的新的大型有人驾驶航天运输机的劲头愈来愈大,这种运输机将在21世纪幻期进入实用阶段,最终可能替代目前的航天飞机。这种新型运输机的设计方案还未确定,但这一种单级入轨的构思已显示出比早先设想过的第二代航天飞机方案(预计最早于1995年试飞)更为优越。新型航天运输机将采用一种全新的推进系统。这种推进系统能使运输机直接从跑道上起飞,将大型军用和民用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而且比目前采用的航天飞机或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更迅速、更经济。与现有航天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火箭助推的发射方式,推导出弹道式飞行器、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及高超声速助推-巡航飞行器的起飞质量与航程、燃料比冲和载荷之间的解析关系,为总体设计初期快速估算飞行器起飞质量提供了方法。基于此,比较了3种飞行器的起飞质量载荷比。结果表明,助推-巡航飞行器性能最优,助推-滑翔飞行器性能居中,弹道式飞行器的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