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根据几年来参与我所计量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结合计量档案管理的应用情况,将“计量档案在管理中的应用”的一些体会加以探讨。科学地分析和利用档案资料,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计量档案的建立在计量工作的考核、量值传递的准确、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计量工作经验的总结及技术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计量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为此,必须建立起完整的计量档案,为计量工作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发挥作用。计量技术档案以计量技术工作为现象,从计量机构、计量标准及仪器设备、计量人员环境条件和计量测试数据及有关资…  相似文献   

2.
《航空计测技术》2006,26(2):18-18
现代计量包括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三方面的任务。科学计量的任务是研制和建立计量基标准装置,保证量值传递和溯源,为法制计量和工程计量提供基本保障。法制计量的任务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计量行为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管,确保相关量值准确。工程计量的任务是为全社会的其他测量活动进行量值溯源提供计量校准、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量业务分析,提出了一种柔性计量平台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柔性计量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计量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计量平台通过设计相应的计量模板,能支持手工、自动和文件导入测量的柔性,数据处理的柔性以及报表生成的柔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文提出的技术方案正确可行,符合现代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型号计量是型号研制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是提高型号研制水平和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加强型号计量保证和计量基础管理、更新计量管理观念等方面,阐述了计量对型号研制和生产的监督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国防计量与民用计量的差别,计量工作的原动力以及对国防计量工作改革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审批行政许可工作结束后,对通过许可的计量技术机构在管理和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计量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在计量站管理、型号计量保证等方面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健全计量站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型号计量保证的顶层策划促进计量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计量保障效能评估的需求出发,探讨计量保障资源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定义。提出的计量保障资源参数评定的指标体系,是基于对计量保障工作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外民航计量工作现状介绍和国内民航计量工作现状分析,指出中国民航应建立民航计量中心来解决目前国内民航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民航计量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与国际接轨。同时,重点论述了建立民航计量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民航计量中心的目标、工作模式及任务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概要地介绍了武器装备研制对测试计量保障体系的需求,提出了以型号计量师系统为平台,以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构建、完善新型航空发动机测试计量保障体系以及体系的主要任务与要求。文章可供其它型号研制测试计量保障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国防计量认可复查评审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事业单位在计量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此提出以供探讨。1合理地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确保标准装置的准确度据笔者参与企业国防计量认可复查评审情况来看,有部分企业几年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至今尚未使用,或者是因其它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活塞凸出量的测量方法及测试设备的在线计量,并给出了由误差的变化估算计量周期的方法。把计量标准引入生产线,保证了测试设备在工作周期内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JSJ精密水准仪经纬仪综合检验仪原理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最新研制的在室内检定高精度水准仪经纬仪的计量标准仪器,并分析了该仪器设计原理及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应用Rhapsody支持的模型化设计方法进行显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在PC视窗环境下运用OpenGL显示图像。该技术可用于显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的提升,也可用于型号显控系统的前期论证演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由空间光信号传输更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被动相位噪声补偿技术。该方法利用探测往返传输的光信号与发射端参考信号拍频获得链路引入的相位噪声,在发射端通过声光移频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 AOM)对待传递信号移频取共轭即可在接收端获得相位稳定的光学频率信号。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鉴相和伺服控制电路,使系统具有更快的补偿速度且没有鉴相范围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150 m的室外自由空间链路的平均时间1 s的附加频率不稳定度约为1.9×10-16,平均时间1 000 s的附加频率不稳定度约为4.6×10-19。该相位噪声补偿技术为高精度的自由空间光学频率传递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风洞数据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风洞数据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以迅速地估算出试验数据的不确定度,为用户提供安全设计依据,而且还可以为风洞人员提供有效的试验质量监控方法。该方法已在一些国家推行,并正在形成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飞机总体设计阶段提供一种快速而较精确的机翼重量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参数化几何建模和参数化有限元建模方法相结合,快速地建立机翼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应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机翼结构布置模型的自动生成;通过运用PATRAN的PCL语言,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自动生成;通过应用优化方法,确定出结构尺寸,进而计算出机翼重量。算例表明,本方法可快速地分析不同结构布置方案和不同材料方案的机翼重量,适用于飞机总体方案设计阶段机翼重量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导弹武器系统多故障模式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观测器的诊断方法,即采用1个动态观测器去检测一系列故障。当把耦合故障表示成故障信号的组合时,该方法可推广到耦合故障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颤振分析新方法-正交搜索法,其本思想是依据解析函数的保角映,沿复变量实部和虚部交替搜索,逐步达到所求方程的根。完全非定常气动力由格林九方法直接计算,颤振分析结果准确。该算法可在计算机上执行,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威  王伟 《航空学报》2012,33(5):839-847
 针对目前多维变量可靠度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均匀设计响应面法(RSM),指出了使用最小二乘(LS)法拟合拟线性回归模型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采用拟线性偏最小二乘(PLS)法来回归响应面系数。由于拟线性回归法限制了模型的形式,精度提高有限,结果也很不稳定,因此又提出用基于样条变换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代替拟线性回归模型并用于结构失效概率的计算,既能处理最小二乘法无法解决的变量间多重相关性的问题,又能避开拟线性回归中预先对模型形式的假定。通过算例验证了基于样条变换的偏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尤其对于多维变量非线性程度较高的可靠度分析,与普通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响应面相比,其模型更加精确,失效概率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ake the power level angle (PLA) have the same bijec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thrust when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before operational limit exceedance, and ensure the pilots ability of unrestricted throttle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safety of the engine, a method used to design a constant thrust power schedule was proposed.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simulink turbofan engine model and the results were organized as look-up tables in different structures with limitations. Simulation was done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and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edule obtained with the approach. The constant thrust takeoff schedule, constant thrust idle schedule and constant thrust part power schedule with the present constant thrust control (CTC) method were proved to be valid.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is specific engine but 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any areoengine and can be even extended to the unmanned pl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