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缘钝度对马赫数6平面压缩进气道流场的影响分析
引用本文:杨波,白菡尘,范孝华,吴岸平.前缘钝度对马赫数6平面压缩进气道流场的影响分析[J].推进技术,2018,39(3):501-509.
作者姓名:杨波  白菡尘  范孝华  吴岸平
作者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超高速所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超高速所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超高速所,四川 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超高速所,四川 绵阳 621000
基金项目:总装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780202140C78321)。
摘    要:高超声速飞行要求前缘钝化,钝化前缘将引起流场变化并影响进气道性能,进气道几何参数需要进行修正设计。为了解钝化前缘影响的程度及条件,为修正设计提供依据,采用S-A模型,研究了马赫数6条件下,固定外罩前缘钝度(Rc=2mm),前体前缘钝化(RN=1~6mm)对一种3+1波系平面压缩进气道流场特征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前缘钝化引起外压缩激波偏离唇口、肩部分离区向上游传播,造成分离激波与其他激波形成复杂的相交结构,进而形成严重畸变的唇口弓形激波,在较大钝度(RN≥3mm)时激波干扰生成的滑移层进入内流道核心区,唇口弓形激波的畸变和大范围的滑移层吞入,是造成总压恢复系数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外压缩激波的外移以及分离激波的介入是造成流量捕获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提示,应当通过合理的钝化设计或流场修正设计,使前体前缘钝化的进气道避免外压缩激波偏离唇口太远,并通过流动控制方法严格控制肩部分离区范围,勿使分离激波与其他激波干扰产生的滑移层进入内流道核心区范围,更要避免分离激波与唇口弓形激波在内流道核心区域相交。

关 键 词:进气道  前体前缘钝度  流场畸变  性能
收稿时间:2016/8/11 0:00:00
修稿时间:2016/11/16 0:00:00

Leading Edge Bluntness Influence Anaslysis on a Planar Com pression Inlet Flowfield at Mach Number 6
YANG Bo,BAI Han-chen,FAN Xiao-hua and WU An-ping.Leading Edge Bluntness Influence Anaslysis on a Planar Com pression Inlet Flowfield at Mach Number 6[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8,39(3):501-509.
Authors:YANG Bo  BAI Han-chen  FAN Xiao-hua and WU An-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