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飞船返回舱再入俯仰动稳定吸引子数值仿真
引用本文:袁先旭,张涵信,谢昱飞.飞船返回舱再入俯仰动稳定吸引子数值仿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25(4):431-436.
作者姓名:袁先旭  张涵信  谢昱飞
作者单位:1.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02055,10772192)资助项目
摘    要:数值模拟了类"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在几个典型马赫数下的俯仰静、动态气动特性。结果表明:类"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再入时随着马赫数的降低,其配平攻角将会由高超声速和超声速时的一个,在跨声速阶段演化至三个。这一气动特性将会对返回舱的俯仰动态特性产生很大影响,在较大扰动的激励下,返回舱的俯仰飞行姿态随马赫数的降低将发生鞍结点分叉形态的失稳行为,对返回舱的安全再入危害很大;随马赫数的进一步降低,飞船返回舱的俯仰运动还可能发生Hopf分叉和同宿分叉。最后,采用耦合求解非定常NS方程和俯仰运动方程,对马赫数0.8时,不同扰动情况下(不同初始攻角和俯仰角速度)飞船返回舱俯仰姿态的演化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表明,该马赫数下,飞船返回舱存在两个稳定的点吸引子(即配平攻角约14°和36°)和一个不稳定鞍点(约31°),与定性理论分析一致。但仿真结果还表明,这两个稳定的点吸引子的吸引域都不大,14°吸引子的吸引域大于36°吸引子的吸引域,表明14°吸引子应该是主要的飞行姿态。基于局部稳定性理论的定性分析给出的吸引子性态是研究结点 鞍点 结点全局分叉结构的基础。

关 键 词:静、动态气动特性  吸引子  吸引域  局部稳定性  全局稳定性
文章编号:0258-1825(2007)04-0431-06
收稿时间:2006-01-08
修稿时间:2006-02-10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ynamic stability in pitching of unfinned reentry capsule and bifurcation with Mach number prediction
YUAN Xian-xu,ZHANG Han-xin,XIE Yu-fei.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ynamic stability in pitching of unfinned reentry capsule and bifurcation with Mach number prediction[J].Acta Aerodynamica Sinica,2007,25(4):431-436.
Authors:YUAN Xian-xu  ZHANG Han-xin  XIE Yu-fei
Abstract:
Keywords:static and dynamic stability  saddle-and-node bifurcation  Hopf bifurcation  chummage bifurc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