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熵陶瓷:吸波材料设计新策略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张伟明,向会敏,戴付志,孙志梅,周延春.高熵陶瓷:吸波材料设计新策略北大核心CSCD[J].宇航材料工艺,2022,52(2):13-25.
作者姓名:张伟明  向会敏  戴付志  孙志梅  周延春
作者单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集成计算材料工程中心,北京 100191,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6,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集成计算材料工程中心,北京 100191,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972089,51672064,U1435206)
摘    要:微波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磁防护技术的发展。吸波材料可以将过剩的电磁辐射以热量形式耗散,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寻找在1~18 GHz频段内兼具强吸收和宽频吸收性能的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吸波材料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制备纳米复相材料和掺杂改性。通过将介电损耗型和磁损耗型的材料在纳米尺度复合可以实现两种损耗机制的耦合,但制备工艺复杂、纳米填料分散性难以精确控制、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差等问题是制约纳米复相材料应用的主要因素。超高温陶瓷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但阻抗匹配差使其难以作为吸波材料应用。通过设计和制备含有磁性组元的高熵陶瓷可以使超高温陶瓷材料兼具宽频吸收和强吸收的高效吸波性能。采用高熵设计方法可以同时调节导电性和增强磁损耗能力,为导电性良好的介电型吸波材料提供了调控阻抗匹配的新思路。

关 键 词:吸波材料  宽频吸收  超高温陶瓷  高熵设计
收稿时间:2021/12/20 0:00:00
修稿时间:2022/2/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宇航材料工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宇航材料工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