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环管中甲烷-氧气预混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1]
引用本文:牛淑贞,赵焕娟,严屹然,秦玄烨.环管中甲烷-氧气预混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1][J].推进技术,2020,41(7).
作者姓名:牛淑贞  赵焕娟  严屹然  秦玄烨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环境学院安全工程系,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预混气在管中管的爆轰特性研究(FRF-TP-18-027A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602017)
摘    要:为了研究环形管内甲烷的爆轰传播机理,在内径为80 mm的管道内分别安装内径为20 mm、40 mm、60 mm的内管,形成环形管道,进行了甲烷-氧气预混气爆轰实验。将烟膜分别固定在外管的内壁以及内管的内外壁,记录环形管道通道内的三波点轨迹;同时在环管端面安设烟膜记录端面的轨迹。所记录的轨迹较混乱,这是因为横波在沿着传播方向绕着管轴旋转时不断地相互碰撞,反映出甲烷-氧气预混气是典型的不稳定预混气。明显可见当初始压力为12 kPa时,爆轰波在普通圆管内呈现双头螺旋爆轰结构,设有内部小管内径为20 mm 的环管外管内壁得到四头螺旋爆轰结构,说明其他因素不变地情况下,环形管内更容易获得自持爆轰。增大环管内管管径为60 mm,环形通道内烟膜记录中未显示任何三波点轨迹,因为此管径下,胞格尺寸过大,无法容纳于管道中。增大内管管径,外管内壁烟膜记录胞格数量增多,胞格尺寸减小,原因为当边界条件改变时,爆轰极限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获得的初始能量多,反应速率快。

关 键 词:螺旋爆轰  甲烷-氧气预混气  环形管道  三波点轨迹  烟膜
收稿时间:2019/7/2 0:00:00
修稿时间:2020/5/21 0:00:0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Pre-mixed CH4-O2 Mixture Detonation Propagation in the Annular Channel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Ministy of Education for Efficient Mining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