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道面内行星际激波相互碰撞作用过程研究—间距效应
引用本文:吕建永,魏奉思.黄道面内行星际激波相互碰撞作用过程研究—间距效应[J].空间科学学报,1993,13(2):90-97.
作者姓名:吕建永  魏奉思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 (吕建永,魏奉思),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080(顾惠成)
摘    要:本文用两维半MHD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间距的两扰动源所产生的激波在行星际空间黄道面内的相互碰撞过程。在内边界(18R_s),两扰动中心的间距取为24°、36°、48°、54°、72°、120°,模拟了两激波速度均为1000km/s和2000km/s两种情形。结果表明:1.速度为1000km/s的两中等激波,相距24°时,在1AU以内强烈相互作用而汇合成一新激波;相距36°时,在1AU附近发生汇合,但尚可分辨;相距48°时,在1AU以内有相互作用,但可近似认为是独立传播的;相距72°时,将独立向前传播。2.速眨为2000km/s的两强激波,相距≤48°时,将强烈汇合成一新激波;相距54°时,在1AU附近产生汇合,但尚可分辨;相距72°时,相互作用不足以汇合成新的激波;相距120°时,其传播相互独立地进行。并给出了上述情形下两激波汇合的时间和位置,详细比较了汇合激波与相同能量的单激波的等离子体特性。

关 键 词:行星际激波  数值模拟  激波汇合

MHD SIMUL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NEIGHBORING INTERPLANETARY SHOCK WAVES-ANGULAR EFFECTS
Lu Jian-yong Wei Feng-si Gu Hui-cheng.MHD SIMUL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NEIGHBORING INTERPLANETARY SHOCK WAVES-ANGULAR EFFECTS[J].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1993,13(2):90-97.
Authors:Lu Jian-yong Wei Feng-si Gu Hui-cheng
Abstract:
Keywords:Interplanetary shock wave  MHD simulation  Coalescence of two shock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