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DDES方法的叶栅分离旋涡的非定常流动数值研究
引用本文:刘若阳,侯安平,单树军,倪奇峰.基于DDES方法的叶栅分离旋涡的非定常流动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2017,38(1):16-26.
作者姓名:刘若阳  侯安平  单树军  倪奇峰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290140)。
摘    要:为了研究叶栅分离旋涡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选取亚声速叶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 (DDES)的非定常数值模拟。针对进口Ma0.3的情况,对比分析了进口攻角、叶栅稠度、叶片弯角、叶片中弧线弯度分布和叶片厚度等因素对于叶栅分离旋涡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攻角增大时,尾迹附近流场会逐渐由定常模式转化为非定常对涡脱落模式,同时对涡脱落频率不断减小;随着攻角的进一步增大,叶背分离强度不断增加,叶背分离涡开始单独脱落,并主导流场旋涡运动。强烈的叶背分离涡脱落引起了叶片气动力的剧烈脉动,其幅值是小攻角状态下由尾迹对涡脱落引起叶片气动力脉动的30倍以上。叶栅几何参数的改变对于流场旋涡运动同样有很大影响,流场同样呈现出"定常尾迹"、"对涡脱落"、"叶背分离涡脱落"这三种主要的旋涡运动形式之一。叶背分离点的相对位置则是影响旋涡非定常运动形式和旋涡脱落频率的主要内在因素。

关 键 词:延迟分离涡方法  旋涡运动  脱落频率  非定常模拟
收稿时间:2016/3/18 0:00:00
修稿时间:2016/5/13 0:00:00

Unsteady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ascade Separation Vortex Flow Based on Delayed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LIU Ruo-yang,HOU An-ping,SHAN Shu-jun and NI Qi-feng.Unsteady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ascade Separation Vortex Flow Based on Delayed Detached-Eddy Simulation[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7,38(1):16-26.
Authors:LIU Ruo-yang  HOU An-ping  SHAN Shu-jun and NI Qi-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