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航空   861篇
航天技术   267篇
综合类   144篇
航天   2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射面的轴向电磁散射及外形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联合运用几何光学和等效电磁流法,导出了金属反射面轴向散射场和雷达截面(RCS)的简洁表达式,研究了从旋转二次曲面(凹面或凸面)中寻找具有最低RCS值的曲面形状优化方法,给出了一个典型实例的单站RCS立体分布图,以及最低RCS值所对应的波谷曲线和最佳表面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使国内具备鱼雷有动力风洞试验能力 ,通过设备研制和对转桨推进型鱼雷性能研究试验表明 :一是动力对姿态导数影响达 40 % ,效率导数一般下降 1 0 %~ 1 5 % ,设计单位应重视上述特性对鱼雷航行与机动特性的影响 ;二是对转桨对雷体稳定性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传统认为对转桨是鱼雷辅助稳定装置的设计思想应有所调整 ,尤其对机动性要求高的鱼雷。  相似文献   
3.
煤粉粒径分布在气固两相流场中的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输送管道内煤粉颗粒的粒径分布宽的特点,用侧向接收散射光的Mie散射方法和Fraunhofer衍射方法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利用分子筛和显微镜对被测粒子进行了静态测量,其结果可以作为相对准确的测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细粉分离器内煤粉颗粒的形状、浓度和粒径的分布规律,用衍射测试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测试精度,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4.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1,18(3):1-4,18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虑各向异性散射介质内的辐射传递方向,本文考察了辐射能的重新分配过程。利用射线踪迹法结合Hottel和Sarofim区域法推导了辐射传递系数(RTCs)。考虑一维各向异性参与性半透明灰介质。两边界表面为镜反射,一个表面半透明,另一个表面不透明。辐射传递系数用于计算辐射热源项。瞬态能量方程由全隐式控制容积法求解。外界辐射加热与对流冷却同时作用于边界表面。考虑四个线性散射相函数。以各向同性散射情况比较,研究不透明边界两侧发射特性和线性散射相函数对瞬态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散射与各向同性散射介质间的相对温度差异与散射不对称参数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距离拖引干扰对几种脉冲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飞 《上海航天》1995,12(5):23-26
借助于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距离拖引干扰对非脉压雷达、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和二相编码脉压雷达的干扰效果,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米氏电磁散射理论出发,计算了含液滴介质的辐射特性。考察了中向同性散射能量传递份额的再分配,导出了吸收、发射、各几同性散射介质的辐射传递系数。计算了空间辐射散热器液滴层瞬态辐射换热,经与文献[4,5]的比较表明,本文所导出的辐射传递系数计算方法正确,精度高。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分析液滴发生器产生粒子的大小、粒径分布对瞬态辐射换热的影响,可减少空间辐射散热器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次数。  相似文献   
8.
低温推进剂火箭喷泉效应及其抑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2,19(3):29-34
针对低温推进剂火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喷泉效应,在深入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氦气注入、补充加注和循环回流三种相应的抑制方法。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可有效地实现系统平衡,抑制喷泉效应。  相似文献   
9.
弹性机翼对机载导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机翼的振动及杆臂效应会引起机载导弹加速度计输出中的附加干扰加速度,从而引起导弹子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本文通过建立机翼弹性振动模型及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翼弹性振动及杆臂效应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动力吸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环境试验是考验航天器中各分机力学品质的重要试验,分机适应力学环境的能力在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目前分机的力学环境条件往往是在考虑了一定的安全系数后,以分机安装处界面的加速度包络曲线给出的。然而一般来说,分机振动试验过程中的边界条件与分机实际工作状态的边界条件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就是在振动试验过程中分机通过试验转接托架与振动台面相连,实际工作状态是分机安装在安装件(卫星各舱板)上。由于试验转接托架与安装件的动力学特性不一样,根据多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动力吸振原理,可以推出试验状态分机在固有频率处存在过试验现象。为了减少过试验对分机带来的危害,新的试验方法研究(加速度响应限幅控制、阻抗特性模拟法、限力技术等)已成为国内外航天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文章详细阐述了振动试验中动力吸振的机理及过试验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