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粘性流体力学原理和转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缝隙漏流和转子受力状况,建立了能预测介质粘性对流量计误差特性和压力损失影响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理论值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表面摩擦测量旋涡脱落频率的方法,阐述了其原理,给出了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作为涡街式流量计测量旋涡脱落频率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涡轮流量计的几种标定系统,包括稳态标定,动态标定,在线标定和实时标定,其中在线标定和实时标定是提高涡轮流量计测量精度的重要措施,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建立已不难实现这2种标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新型智能超声气体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并给出内径125mm管道中脉动气流流量检测的初步实验结果和内径700mm管道内,流速在3~13m/s范围内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涡轮流量计关键部件之一前导流件运用NX THERMAL/FLOW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流量分离导致的大涡旋尾迹区易出现在前导流件尾部区域、前导流件叶片形状对此处流体速度变化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为涡轮流量计和前导流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自行研制的某型气体流量试验器的设计思路、系统组成、构件选择以及相关试验.该试验器用于国家863重大项目R0110重型燃机燃烧室喷嘴气体流量测量.该试验器巧妙地将测量系统、操作系统、数据显示、采集与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不仅使设备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实现了单人操作完成试验,并且进气调节系统、冷却器、加温器各成单元便于拆装、运输以及检修、更换.试验器运行稳定,测量精确,成为一种通用高精度气体流量试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和燃用气体燃料的动力装置的喷嘴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7.
李澎  吴宏  陶智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0):2205-2213
通过对旋转长孔的各种复杂工况开展CFD仿真,对现有经验关联式进行修正,并基于流体网络法对修正后的计算模型进行开发,开发完成的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商业软件Simeric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了入口倒圆结构对流动的影响,对于旋转长孔的模拟准确度较高,在低雷诺数及超声速等各种流动状态下均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并且只需基本的几何特征参数即可进行一维数值模拟,因此可以作为二次空气系统一维数值仿真的标准化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8.
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频耦合振荡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出现的中频流量型耦合振荡问题,对发动机耦合系统中各环节建立了满足声学分析的线性化频域模型.通过比较供应系统和燃烧室的幅频响应,并分析耦合系统的自由振荡复频率,以判断发动机的耦合稳定性.计算结果符合发动机试车规律,能够有效地反映该类型不稳定的特征.进一步讨论了燃烧时滞、喷注压降、管路长度和安装节流圈对系统耦合不稳定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该类型不稳定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涡轮叶片尾缘复合通道的换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法,测量了涡轮叶片尾缘带隔板的复合通道的温度场,分析了射流冲击强化扰流柱通道内换热的机理,讨论了两通道间隔板的不同开孔结构对换热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个换热评价指标,对不同开孔结构的隔板进行了换热评价.结果表明:冷气由第1通道进入,通过隔板上的孔不断由径向流动变为弦向流动后,对第2通道的扰流柱区形成冲击,最后由劈缝排出,提高了尾缘的换热;开孔均匀的隔板换热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定容式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吸放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定容式气体微流量校准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流量计吸放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静态压力上升速率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对于结构复杂的真空系统要结合系统各组件的结构、历史使用情况等因素来分析系统的吸放气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下长时间全面烘烤是降低真空系统放气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