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73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六端口自校准方法.本方法从六端口相对功率理论出发,导出了六端口系统常数的自校准方程,给出了求解系统常数初值的方法,并利用梯度法对方程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用一个匹配负载、四个失配负载就可以解出系统常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型电子战装备的测试需求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的结构,并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简单描述;最后对微波注入网络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利用空间卫星的编队飞行构建大型空间星座成为可能,在引力波探测、射电望远镜编队、星座组网等任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超精度控制是实现卫星高精度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推进系统是实现卫星编队长期高度稳定飞行的保证,从而实现内部科学装置的正确运行。不同于常规的推进系统,卫星精密编队超精度控制对推进系统的推力可调范围、分辨率、响应时间、推力的一致性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根据卫星精密编队任务需求,对微牛级推进系统的功能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M2微波离子推力器的卫星超精度控制推进系统。阐述了M2超精密微牛级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为后续M2推力器在无拖曳控制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雷达罩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详细分析了飞行器雷达罩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雷达罩结构参数求解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考虑到雷达罩的安全使用要求,分析了雷达罩防雷击部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设计方法,给出了防雷击部件布置的经验公式。同时还研究了用于飞行器雷达罩金属部件的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机理,以及吸波材料电性能设计原理和基本布置准则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ZnO纳米纤维,研究聚乙烯醇(PVA)浓度对ZnO纳米纤维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PVA浓度从6%增至10%,ZnO纳米纤维直径变细,但珠结增加,粗细不均。当PVA浓度为8%时,ZnO纳米纤维直径较细、粗细均匀、表面光滑、珠结较少,形貌最好。此时,其介电常数达到最高值,实部为15.4~20.8,虚部为3.6~4.7,并在较薄的厚度下具有最优的吸波性能。当70%(质量分数/%,下同)ZnO纳米纤维/石蜡样品的厚度为1.3 mm时,反射率低于–5 dB的吸收带宽达到5.4 GHz(12.6~18 GHz),最小反射率为–16.6 dB。此外,石蜡含量也对样品的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石蜡含量的增加,样品的介电常数降低,当石蜡含量为30%和20%时,样品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功率微波(HPM)耦合效应分析需求,采用时域多分辨分析法(MRTD)模型,给出了微带线端口电压和电流方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MRTD,仿真分析了HPM作为入射波时其极化方式、入射方向对微带线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线极化波和平行线极化波耦合系数峰值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且峰值相差约15 dB,采用圆极化波时耦合系数最大;入射方向变化时,耦合系数以水平入射最小,垂直入射时最大,高频段微带线边缘有绕射现象产生。该分析采用了分析计算电大尺寸HPM耦合效应的MRTD数学模型,提高了HPM与复杂结构的耦合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隐匿武器探测、打击走私以及公共场合安检的微波成像探测方法.该方法要求雷达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扫描,即合成一个平面孔径,通过对雷达接收回波数据的合成孔径处理可以提高雷达的成像分辨率以及对目标的探测能力.雷达可以工作在准单站模式下且只需以单色波照射目标,利用接收到的目标的散射回波的相位和幅度信息重构出目标的二维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近场条件下二维图像的重构算法,并对算法做了详细推导,利用该算法对模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以及在不进行三维成像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距离向目标的探测.   相似文献   
8.
超细金属粉微波电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两类超细铁粉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探索,指出超细铁粉存在自由电子吸波与磁损耗两种机制。研究结果还表明:超细铁粉的形貌、微观结构、粒径及其分布与超细铁粉在粘结剂中的分散状态对其微波电磁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略  章仲安 《航空学报》1995,16(6):692-695
 在鸭式布局的基础上 ,对飞行器各部件及部件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外形隐身设计。对初步形成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改变机身头部形状和立尾配置等进行 RCS优化。给出了飞行器各种状态下的 RCS平均值和迎头± 45°区内的 RCS值。测试结果表明 ,尖头机身、 30°双立尾 (立尾与垂直平面成± 30°角 )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的 RCS值最小。对 RCS优化后的外形 ,风洞测力试验表明其气动性能也较好 (最大升阻比达到 8,失速迎角超过 2 6°)  相似文献   
10.
采用TE015模高Q圆柱腔对X波段低损耗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进行了变温测试,电场的极化方向平行于样品表面.可测温度范围为常温到200℃.在所有温度点上,空腔的无载品质因数均大于40000.复介电常数的测试范围为εr1.05~10,tanδ3×10-2~5×10-5,测试系统的最可几误差为|Δεr / εr|=1.5% ,|Δtanδ|=10% tanδ+3.0×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