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航空   1049篇
航天技术   128篇
综合类   228篇
航天   2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numerical procedur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ransonic dip of airfoils in the time domain is presented. A viscous-inviscid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method is taken to calculate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 loads. In the present case the integral boundary layer equations are coupled with the Transonic Small Disturbance (TSD) Potential Equation. The coupling between structural motion and aerodynamic loads is carried out using State Space equation. It is solved by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technique.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NACA 64A010 and NLR 7301 airfoils with structural data from Isogai and DLR, respectively. Comparison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other numerical results. Certain deviations of experimental data taken from literature need more insight in the detailed tes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防热瓦故障会使航天器的局部结构产牛热源,并在结构中形成温度场。应用热源温度场迭加法的解函数,解得结构温度历程,然后据此温度的变化率趋势判断出热源位置,在此基础上依据多点测最值构造出辨识参数用于热强度识别,通过对一薄壁结构模型算例的计算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热源诊断技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工程实践应用的数值算法体系以及有益的数值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八丝热线探针的制作工艺,有效地消除了各热丝探头之间的电信号干扰和动力学干扰。实验中使用该探针检测到了湍流边界层内的大尺度旋涡,并测量了它们的强度和尺度。与此同时还获得了速度、湍流强度和功率谱等流场参数,结果与现有典型数据一致。说明本文所述的多丝热线探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层流角区流动的动态流动模式进行了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了脉冲氢泡发生器和录像系统对流场进行了显示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氢泡丝的布置是清晰显示角区流动的精细结构的重要因素.实验雷诺数范围为Reδ*=2.74×102~3.19×102.该实验的角区流动由在平板表面的长方形突起物产生.实验结果显示了主马蹄涡和反向二次涡的流动结构和流动过程.实验还发现了一系列新的流动现象,如马蹄涡的头部形成区域的流动过程及其在柱体上游形成"肩膀"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5.
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了二维扩压器中不可压湍流边界层分离流动,得到了时均速度和雷诺剪应力分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以Coles速度律发展的Bardina速度分布可以描述瞬时间歇分离点以前和瞬时间歇再附点以后的时均速度分布,但无法描述分离区的边界层速度型。Cross速度分布可描述分离区的边界层速度分布。Cebeci&Smith涡粘性代数模型难以正确地描述分离边界层的雷诺剪应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子波分析的历史、基本知识以及在实验流体力学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子波变换在客观辨识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方面的应用。作者用子波变换的方法提出了确定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挥发时间尺度的能量最大准则,提取了相干结构对应的速度信号波形。用于波变换研究了湍流边界层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行为,发现相干结构发生处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指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7.
In 1996 the NASA Advisory Council asked for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future launch projections out to the year 2030 and beyond. In response to this request NASA sponsored a study at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to develop long-range space transportation models for future commercial and government applica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for future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Follow-ons to present space missions as well as a wide array of potential new space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to enable various classes of future missions. High reli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chieve high flight rates per vehicle are shown to be key attributes for achieving more economical launch systems. Technical, econom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大型弹体发射速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弹体的发射速度是各种弹体飞行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弹体尺寸大、发射时间短等原因,因而对发射速度的快速实时测量难于保证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双测头光电反射式速度测量系统”,它采用“双路平衡式光电传感系统”接收信号,可实现各种大型物体(如导弹、火箭)的发射速度测试,在0-50m/s内,其相对误差小于1%,且安装调工方便,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再入制导和弹道跟踪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目前的空间运输系统证明基于阻力加速度的制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其基本概念是跟踪基准阻力加速度包线,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更新这个包线。跟踪适当的阻力加速度包线保证了飞行器可以飞行准确的距离达到目标,同时满足弹道约束。在横向上,我们可采用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倾斜反转逻辑或航向角跟踪技术。本文推导出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纵向和横向的制导。最后,我们分析了阻力加速度跟踪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垂直发射装置通用化、箱式化和模块化的总体特征。详细论述了国外现役8种类型的垂直发射系统,根据基本结构特点将垂直发射装置分为模块式结构、独立布置的分离式结构和旋转式结构,另依据发射动力将垂直发射装置分为热发射和冷发射。以热发射的同心筒式结构和冷发射采用的大倾角、模块化设计为例.分析了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