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语文》是为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阅读、鉴赏、写作等综合素质,由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方式的定位不清、教学内容陈旧单调、社会环境功利化和阅读品位世俗化的影响等问题,导致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能得到很好地实现。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课程定位、突出学生主体、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评价模式,只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走出尴尬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开发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因素,结合中国的文化主流价值观,有目的地影响、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儒学的回潮是一个热点,但其能否解决当前中国的“精神危机”还存在疑问。科学的态度是我们既要重视历史遗产,也要推陈出新。人文精神的当代构建需要对于其自身的出发点、实现路径和理想实现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5.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应该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为目标,选编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教材,构建"二位一体"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实行"小班制"教学形式,实现开放式教学;明确职业文化,把握职业能力,实行差异化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是与市民的人文素质密不可分的。本文从文学的教育功能切入,倡导市民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博爱情感,审美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等人文素质。并且建议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大文学作品导读力度,充分发挥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建设和谐幸福廊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