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389篇
航空   1737篇
航天技术   269篇
综合类   295篇
航天   2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完成4种光学实验,地面监测人员通过遥测参数阈值判断卫星是否进行光学实验、实验类型及实验结果.这种方法需要预先设定大量阈值,并且这些阈值需要根据在轨卫星重新设定,可扩展性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光学实验判别方法,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光学实验监测任务抽象为机器学习中的多元分类问题,构建分类模型,利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真实历史遥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真实实验计划对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没有专家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判别准确率达到99%,可用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光学实验的实时监测任务.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判别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应用于卫星在轨运行的其他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2.
对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设计方案的选择、工作原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健 《洪都科技》2006,(1):25-34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验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促进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Some of the most ‘active’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are obscured by large quantities of dust and emit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ir bolometric luminosity in the infrared. Observations of these infrared luminous galaxies with the 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 (ISO) have provided a relatively unabsorbed view to the sources fuelling this active emission. The improved sensitivity, spatial resolution and spectroscopic capability of ISO over its predecessor 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IRAS) of enabled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rared properties of active galaxies. ISO surveyed a wide range of active galaxies which, in the context of this review, includes those powered by intense bursts of star formation as well as those containing a dominant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 Mid-infrared imaging resol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ust enshrouded nuclei in many nearby galaxies, while a new era in infrared spectroscopy was opened by probing a wealth of atomic, ionic and molecular lines as well as broad band features in the mid- and far-infrared. This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since it resulte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wer production, excitation and fuelling mechanisms in the nuclei of active galaxies including the intriguing but so far elusive ultraluminous infrared galaxies. Detailed studies of various classes of AGN and quasars great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fication scenario. Far-infrared imaging and photometry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new very cold dust component in galaxies and furthered our knowledge of the far-infrared properties of faint starbursts, ULIGs and quasars. We summarise almost nine years of key results based on ISO data spanning the full range of luminosity and type of active galaxies.  相似文献   
5.
颜丽 《上海航天》1995,(3):53-57
从防空导弹地面电源--热电池的热设计和工艺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电池工作寿命的因素,提出延长电池工作寿命的三条途径:合理控制热电池的内部热量;提高加热片的均匀性;合理选择外保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浮动壁火焰筒壁温试验和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浮动壁火焰筒的壁温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该火焰筒应用了新型的浮动壁结构和高效的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技术。壁温分布试验在全环形燃烧室试验台上进行,采用热电偶和示温漆测量。计算采用了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研究分析表明,火焰筒壁温在材料的长期许用温度范围内,壁温计算反映了火焰筒壁温的分布规律和趋势。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方式的轴向壁温梯度小于缝槽气膜冷却方式,对降低热应力水平,延长火焰筒使用寿命有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空间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喷注器的设计与身部冷却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空间小推力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空头部喷注器设计的某些特点和身部冷却的一些问题,具体地讨论了几种喷注器设计方案和简述了身部液膜/辐射冷却的机制,并给出某些情况下估算壁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陟  李建荣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4):33-36,54
简要分析反辐射对抗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并提出了雷达有源诱偏与反辐射导弹对抗性能评估试验方法,最后介绍了一种抗反辐射导弹有源诱偏路馈半实物仿真系统研制与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0.
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卿  王佳民  杨朋军 《宇航学报》2005,26(6):753-757
为了更好的设计和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从而提高产品及工程的质量,应用结构动态分析和计算方法,针对某型号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分析,得出了各结构件在0~2000Hz内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通过将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给予了验证。最后,文中提出了各框架结构件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今后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