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9篇 |
免费 | 548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71篇 |
航天技术 | 421篇 |
综合类 | 154篇 |
航天 | 5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一德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24,(3):100-105
客改货飞机主货舱相比于原客机下部货舱,舱容更大,装载货物种类更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货物受损,还会危及飞行安全,因此必须为主货舱配置防火系统。通过对条款的研究,分析总结主货舱防火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点。以单通道窄体客改货飞机为例,提出了一种由烟雾探测器、烟雾探测系统控制器和指示告警系统组成的主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架构,梳理了系统内设备的功能、性能与布置要求,并提供了一种验证主货舱烟雾探测系统性能的数值计算方法。根据条款要求,明确了主货舱火情抑制的主要措施与要求,针对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可能进入的客改货飞机主货舱,确定了手提式灭火器的布置要求。 相似文献
3.
臧春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1998,(2)
IEEE1149.1边界扫描为数字电路板级测试提供了所需的对内部节点的控制和观察能力。但是,边界扫描测试结构本身的完整性必须首先加以检测,以保证其他功能测试和诊断结果的正确性。本文论述了板级边界扫描测试存取口的故障模型和测试原理,并针对全边界扫描印制板提出了一种故障覆盖率高、测试时间短的测试算法。 相似文献
4.
5.
现代民用飞机的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是现代飞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否准确及时的探测到发动机火警,不仅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营运,还直接危及到飞行安全。本文分析了现代飞机的发动机火警探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探测器原理和处理探测器信号的判断逻辑和系统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空间目标交会对接任务中高精度、快速的测量要求,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快速轮廓特征提取与跟踪技术。该算法首先从初始帧图像中分割定位目标所在局部区域,作为目标连续跟踪的初始值;其次基于初始帧目标局部区域完成对初始帧目标边缘特征的检测及细化处理;最后采用Hough变换完成对初始帧目标边缘的检测及细化后的局部图像轮廓直线的提取,分别选取目标轮廓四方向最优的直线参数作为最终目标轮廓直线获取的效果,并采用梯度最大法则实现两两求交获取的轮廓特征的优化提取。在目标逼近过程中,结合相邻帧图像间目标尺度动态变化的关联性,根据初始帧提取目标轮廓特征的先验信息,确定目标在第二帧图像中的轮廓位置,并依次根据上一帧图像的轮廓位置信息定位目标在当前帧所在的区域,通过局部处理实现序列图像轮廓区域特征的连续跟踪。该算法无需遍历整个图像,所需处理的目标区域大幅减小,能够有效克服由目标图像较多边缘干扰导致的轮廓提取效果差及处理速度慢的缺点,具有速度快、准确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以SSD为代表的主流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该类方法只能以矩形框给出目标的概略位置,检测结果具有很大的背景冗余区域,特别是港口密集停泊的舰船在图像中会出现区域重叠,导致误检和漏检。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旋转不变性的舰船目标精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可变形卷积、可变形池化、旋转的边框回归和旋转的非极大值抑制等模块的优点,借鉴MobileNet架构对网络加速,通过学习密集区域目标的几何形变,有效预测目标的旋转角度,最终以旋转的矩形框给出目标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多类舰船目标类型区分和目标朝向判定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目标精确定位定向难题,提高了自动目标识别的精确性,并满足工程应用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径向结构的非接触式电导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串联谐振的原理,引入电感模块以消除耦合电容对测量的不利影响,扩大了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同时,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传感器的电极张角进行了优化研究。在5.0、7.5、9.1、10.2和12.0 mm 5种不同内径的管道中进行了电导测量实验,电导测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非接触式径向C~4D电导测量传感器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