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295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坚行  易勇 《推进技术》1993,14(3):8-15
本文对k-ε-g紊流燃烧模型中模型系数C_R,C_(g1),C_(g2)的选定和计算浓度脉动均方值g的不同方法进行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系数值的选定直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而其中C_R影响最大。g的计算虽然可有不同方法,而其中微分方程求解最佳。并用实验数据来验证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黄灵恩 《飞行力学》1993,11(3):87-91
对无动力J—7LP动力学缩比模型进行了遥控试飞,以研究其失速尾旋特性,全偏平尾和方向舵可使模型进八尾旋,舵面全回中即可从各种尾旋中改出。偏转副翼对尾旋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2007,28(3):515-521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BTT导弹协调式耦合变结构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多变量不确定性系统的模型参考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了某型BTT导弹协调中变结构自动驾驶仪,有铲地克服了通道间的交叉耦合效应,较好地保证了BTT导弹偏航衮动通道之间的协调动作,获得了较高的指令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轴对称刚-弹系统在重力场中的定点运动。首先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然后引进小参数将藕合的长周期运动和短周期运动分离。得到了这个非线性刚弹藉合系统的一次近似解,并利用它研究了刚-弹系统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典型的推力矢量电波位置伺服系统中存在的参数摄动和加性扰动,采用模型参考鲁棒控制方法(MRRC),使系统对扰动不敏感。MRRC方法仅需要已知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而不必采用全状态反馈,同时比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算法简单。文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必要的公式推导,证明了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并且仿真结果也验证了MRRC的有效理论分析和必要的公式推导,证明了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并且仿真结果也验证了MR  相似文献   
7.
几类螺面逆包络问题的求解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加工螺面工件的方法有多种,相应的工具廓面自然也大不相同。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求工具廓面的几何模型,显然这将为螺面工件的CAM问题的实现提供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8.
针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多重复共线性问题,在理论上,引入方差膨胀因子,从量化的角度探测线性回归模型的多重复共线性;并采用岭迹分析法对此类模型的结构辨识方法展开研究,归纳了岭迹选择主元的若干原则,并通过实际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To represent a stable environment despite the experience of changes during self movements, one can either develop an invariant allocentric representation, or update the egocentric representations as one moves. Using a disorientation paradigm, three sets of studies investigated these mechanisms in human navigation and scene recognition. Accurac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object localization is impaired by disorientation, an effect not due to artifacts such as memory deterioration over time, intervening physical activities, uncertainty in self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etc., suggesting one can locate objects primarily by updating their egocentric positions as she or he moves. Disorientation also impaired the judgment of changes to a scene after viewer movements, suggesting a similar egocentric updating process. On the contrary, representation of the shape of the surroundings is invariant and persists through disorientation.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mechanisms may increase the flex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0.
模型的随机平衡降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系统在白噪声激励下的一种开环降阶方法—随机平衡降阶法。在系统的随机平衡坐标中,输出性能指标可以表示成一组与系统随机可控/可观格莱姆相关的贡献值的和。根据这组贡献值的大小,可以决定在随机平衡坐标下降阶模型所要保留的状态分量,并从输出误差指标的最优角度出发,对输出矩阵作个修正。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仿真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