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515篇
航空   2049篇
航天技术   488篇
综合类   265篇
航天   3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维国  郭有光  张凯 《航空学报》2020,41(3):623429-623429
为满足设定的太阳能飞机多日连续飞行条件,依据飞行过程中当前时刻的飞行高度、光伏输出功率、动力电池组余量等系统状态参数,研究如何分配动力电池组充放电和电推进系统输入等功率。所用策略立足于实时功率平衡,充分利用正午前后的光伏峰值功率用于飞机爬升及充电,在午后下滑过程中利用全部光伏输出,以最大化利用光伏资源;在光伏有效输出不足时则以一定的维持功率下滑,使能量的综合损失最小。方法能够提高以预定夜间飞行高度连续多日续航的成功率,提升飞行高度、纬度、季节范围或搭载能力,或者拓展这几种飞行条件的组合域,优化太阳能飞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使用美国ICSENSOR公司的压阻硅式绝压传感器,对静压进行测量,并设计出适合超小型无人机使用的新型定高传感器,这种定高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重量轻,单电源供电,板式结构。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填补了应用于超小型无人机的定高传感器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多年来自由飞试验的实践,叙述了自由飞模型惯性矩的调试、计算、误差分析与处理的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回收用静压高度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压高度控制器是载人飞船启动回收着陆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返回式卫星和其它航天器回收系统启动信号的一种方式,其经受恶劣环境,性能、要求高。静压高度控制器又分为膜盒式和硅压力式,文章主要论述了硅压力静压高度控制器在回收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研制中解决的电路、结构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和研制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入射波电场为任意线极化时,平直地面反射波中左旋圆极化分量和右旋圆极化分量的数学描述,引入了地面对这类波的等效反射系数的概念,并给予了物理解释,讨论了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灵恩 《飞行力学》1993,11(3):87-91
对无动力J—7LP动力学缩比模型进行了遥控试飞,以研究其失速尾旋特性,全偏平尾和方向舵可使模型进八尾旋,舵面全回中即可从各种尾旋中改出。偏转副翼对尾旋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Monthly median values of foF2, hmF2 and M(3000)F2 parameters, with hourly time interval resolution for the diurnal variation, obtained with DPS-4 digisonde observations at Hainan (19.4°N, 109.0°E) are used to study the low latitude ionospheric variation behavior.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ic Model (IRI) predictions. The time period coverage of the data us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is from March 2002 to February 2005. Our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1) In general, IRI predictions using CCIR and URSI coefficients follow well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foF2. However, CCIR foF2 and URSI foF2 IRI predictions systematically underestimate the observed results during most time period of the day, with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 ΔfoF2 (%) values changing between about −5% and −25%, whereas for a few hours around pre-sunrise, the IRI predictions generally overestimate the observational ones with ΔfoF2 (%) sometimes reaching as large as ∼30%.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IRI results and the observational ones is better for the year 2002 than for the other years. The best agreement between the IRI results and the observational ones is obtained in summer when using URSI coefficients, with the seasonal average values of ΔfoF2 (%) being within the limits of ±10%. (2) In general, the IRI predicted hmF2 values using CCIR M(3000)F2 option shows a poo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However, when using the measured M(3000)F2 as input, the diurnal variation pattern of hmF2 given by IRI2001 has a much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al one with the detailed fine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pre-sunrise and post-sunset peaks reproduced reasonably well.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IRI predicted hmF2 values using CCIR M(30,000)F2 option and the observational ones is worst for the afternoon to post-midnight hours for the high solar activity year 2002. During daytime hour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hmF2 values obtained with CCIR M(30,000)F2 option and the observational ones is best for summer seaso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observational hmF2 and that obtained with CCIR M(30,000)F2 option stem from the CCIR M(3000)F2 model, which does not produce the small scale structures observed in the measured M(3000)F2.  相似文献   
8.
卢京明 《飞机设计》2007,27(3):70-73
针对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中小操纵位移频次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小操纵位移频次的级别。同时,在原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的基础上再次对其小操纵位移频次进行了计算,去掉了这一级别以下对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无影响的小操纵位移频次,从而完善了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另外,对小操纵位移频次问题研究结果在其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综合飞行/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了飞机全维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非线性部件级数学模型的建模及综合方法。对飞机执行地形中随任务时,飞行员调节飞行速度的方法与基于总能量的调节飞行速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总能量的方法比飞行员直接控制飞行速度能够减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降低发动机的磨损,进而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掠海飞行导弹击水概率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掠海导弹的击水概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均匀设计、Monte—Carlo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击水概率预报公式的仿真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的反舰导弹进行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还利用表观频率和表观频谱的概念,建立起飞航导弹的背景干扰——海浪和阵风的数学模型,并用波叠加法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