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航空   1101篇
航天技术   257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2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Urban heat island (UHI) is emerged 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that affects the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Hence urban microclimatic studies using numeric simulation software to find out adaption strategies are attracting the great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 Number of scientists carried out thei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using different tools and technique whereas ENVI-met model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simulation tools. The present study intended t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of the town on enhanced microclimatic condi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best suitable mitigation strategy modelling cool city with ENVI-met software (V4). Five greening condition such as existing UHI condition (C1), 100% greening of roof (C2), 100% greening of roof and walls (C3), 50% greening of roof and walls (C4) and: Plantation at suitable area with 50% greening of roof and walls (C5) have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microclimate simulation for all three selected sites. Among these five conditions, C3 for the open mid-rise and compact low-rise, C5 for the open low-rise are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strategies which can reduce the air temperature of peak hours by 2.6 °C, 1.33 °C and 1.87 °C respectively. These models are validated by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simulated and existing air temperature in case of existing UHI condition (C1) and in all the cases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value is high such as for open mid-rise, compact low-rise and open low-rise, it is 0.92, 0.92 and 0.75 respectively.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strategies can improve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of English bazaar Town and its surroundings.  相似文献   
2.
在45℃高温条件下,应用液冷头盔给10名被试者的头颈部致冷,散热效能较高,可带走安静时30.9%~48.3%的代谢产热。降低身体的热蓄积,减少出汗,减慢心率、直肠温度和皮肤温度的上升速率。对头颈部致冷可降低身体的热紧张度50%~70%,明显改善对温热的舒适感觉。同时表明,致冷液温、流量及液流走向,对致冷效能均有显著影响。为液冷头盔及致冷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医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政府部门中企业基础信息存放分散,系统和数据源异构,共享和交换困难,形成了“信息孤岛”。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解决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异构系统、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使国内具备鱼雷有动力风洞试验能力 ,通过设备研制和对转桨推进型鱼雷性能研究试验表明 :一是动力对姿态导数影响达 40 % ,效率导数一般下降 1 0 %~ 1 5 % ,设计单位应重视上述特性对鱼雷航行与机动特性的影响 ;二是对转桨对雷体稳定性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传统认为对转桨是鱼雷辅助稳定装置的设计思想应有所调整 ,尤其对机动性要求高的鱼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1,18(3):1-4,18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距离拖引干扰对几种脉冲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飞 《上海航天》1995,12(5):23-26
借助于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距离拖引干扰对非脉压雷达、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和二相编码脉压雷达的干扰效果,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劲东 《宇航学报》2004,25(4):355-360
针对航天器密封舱内气体对流传热传质地面模拟试验问题,依据传热传质相似试验理论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包括热缩比模型法和降压法,给出了它们相似试验的相似律及它们应用的约束条件,并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表明,在重力条件下,热缩比模型法在保持Reynolds数不变的前提下可明显抑制传热传质过程的温差和密度差对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影响,而且抑制效果与缩比比例的三次方成正比;而降压法在保持Reynolds数不变的前提下同样可明显抑制自然对流的影响和密度差对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影响,但对自然对流和传质过程的密度流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低温推进剂火箭喷泉效应及其抑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2,19(3):29-34
针对低温推进剂火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喷泉效应,在深入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氦气注入、补充加注和循环回流三种相应的抑制方法。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可有效地实现系统平衡,抑制喷泉效应。  相似文献   
10.
弹性机翼对机载导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机翼的振动及杆臂效应会引起机载导弹加速度计输出中的附加干扰加速度,从而引起导弹子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本文通过建立机翼弹性振动模型及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翼弹性振动及杆臂效应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