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航空   1328篇
航天技术   707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6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computation of high-accuracy orbit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 of Low Earth Orbiter (LEO) missions such as CHAMP, GRACE and GOCE. The mission objectives of these satellites cannot be reached without computing orbits with an accuracy at the few cm level. Such a level of accuracy might be achieved with the techniques of reduced-dynamic and kinematic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POD) assuming continuous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SST) by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Both techniques have reached a high level of maturity and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issions in the past, for example to TOPEX/POSEIDON (T/P), leading to (sub-)decimeter orbit accuracy. New LEO gravity missions are (to be) equipped with advanced GPS receivers promising to provide very high quality SST observations thereby opening the possibility for computing cm-level accuracy orbits. The computation of orbits at this accuracy level does not only require high-quality GPS receivers, but also advanced and demanding observation preprocessing and correction algorithms. Moreover, sophisticated parameter estimation schemes need to be adapted and extended to allow the computation of such orbits. Finally, reliable methods need to be employed for assessing the orbit quality and providing feedback to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steps in the orbit computation proces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
I show how general relativistic 3D radiation hydrodynamic equation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tensor formulation. Radiation quantities are differenti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fixed coordinates whi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ter and radia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comoving frame quantities. The formulation is covariant, and can be applied to any coordinates or spacetime; I show the derivation for the Schwarzschild spacetime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3.
考虑超快速加热引起传热过程的非傅立叶效应,基于线性热弹性理论和表面热惯性特性,建立了带惯性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半无限体的动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快速加热在半无限体内产生温度场和应力场,且热和应力呈波动输运机制。讨论了温升率或热惯性对半空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比较弹性波波速与热波波速之比动态热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星光折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星光透射大气发生折射时 ,用星光折射角精确地反映星光在大气中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并建立高度、航天器与地球的几何关系。通过对折射角进行观测 ,间接测得地平 ,从而改善了用地平仪直接测地平所造成的航天器自主导航精度低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几种利用星光折射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 ,并作了细致的仿真实验 ,对直接和间接两种测量地平方法以及几种星光折射自主定轨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考虑各向异性散射介质内的辐射传递方向,本文考察了辐射能的重新分配过程。利用射线踪迹法结合Hottel和Sarofim区域法推导了辐射传递系数(RTCs)。考虑一维各向异性参与性半透明灰介质。两边界表面为镜反射,一个表面半透明,另一个表面不透明。辐射传递系数用于计算辐射热源项。瞬态能量方程由全隐式控制容积法求解。外界辐射加热与对流冷却同时作用于边界表面。考虑四个线性散射相函数。以各向同性散射情况比较,研究不透明边界两侧发射特性和线性散射相函数对瞬态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散射与各向同性散射介质间的相对温度差异与散射不对称参数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戎鹏志 《上海航天》1997,14(3):48-52
对遥感卫星的地面覆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为满足应用要求及有效载葆地面覆盖,卫星轨道的的选择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地面轨迹的漂移及为了满足地面覆盖的地面轨这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8.
刀刃法在轨MTF测量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采用刀刃法测量在轨遥感器的MTF。刀刃法MTF测量准确程度如何,需要有一个定量的客观的评价,文章用仿真的方法对MTF测量精度进行了检验,对于噪声对MTF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成像链、成像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概念;对像质和像质差异的表征和度量、成像系统性能的表征等予以说明;重点探讨航天光学采样成像系统MTF的优化设计与MTFC问题,并给出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10.
FG-47固体发动机是CZ-2C/FP运载系统轨道转移装置,它可以将卫星(如铱星)从椭圆停泊轨道转移到630km圆形运动轨道。该发动机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研制,于1997年9月首飞成功,将一个模拟卫星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