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9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高铁对长三角区域航空运输的影咂和应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来,全国性范围修建高速铁路和铁路的又一次大幅提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航空运输业而言,高铁的迅猛发展和铁路提速势必会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格局演变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高铁的投入运行而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则试图对在以高铁为代表的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得到极大发展后,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欧洲主要机场的铁路运输发展情况为例,探讨以枢纽机场为中心,构筑包括国家铁路网在内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运输与高速铁路多式联运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规划的角度指出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必须全面考虑机场与铁路车站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和布局,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CFG桩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研究了某200km/h铁路电化提速改造工程软土路基CFG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测试分析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在200kPa以上,桩身完好率在95%以上。本结论对CFG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有参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合德  张强 《航空学报》2020,41(10):324036-324036
为了研究高铁弓网离线电弧对飞机进近着陆的电磁干扰(EMI)影响,选取高速铁路弓网离线现象发生频繁的电分相处,对高速铁路列车发生弓网离线电弧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实际测试。根据电波传播理论和GB 6364-2013的相关要求,数值计算得到了高铁下穿角、电分相位置以及飞机着陆高度对机载接收信号的影响规律:机载接收信号信干比(SIR)随着高铁下穿角增大逐渐增大;电分相距离机场跑道口越近机载接收信号的信干比越小;随着飞机进近着陆高度的减小,机载接收信号信干比先减小后增大。以高速铁路45°角下穿机场跑道中心时,以飞机受干扰最强的位置分析了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对仪表着陆系统(ILS)信标台的影响:飞机接收到的航向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12.92 dB,小于GB 6364-2013规定最小20 dB的防护率要求;下滑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29.08 dB,符合国标要求;指点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16.64 dB,小于国标规定的最低23 dB的防护率要求。本文研究为民航与高速铁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可以为机场选址和高速铁路选线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最近,铁道部关于今年将投入7000亿元建设高铁的消息发布,以及未来三年将在高铁上投入超过20000亿元的媒体报道,再次把民航未来的发展空间问题凸显出来。从近两年高铁和民航的竞争情况看,可以说中国运输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主要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新划定民航和铁路的市场边界,并进而重塑中国运输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7.
内置开孔隔墙的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薄壁孔口出流模型以及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发展了单列车通过内置开孔隔墙隧道的压力波数值分析方法.与国外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本文建立的计算方法的正确合理性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开孔率的计算得出采用过大的开孔率将导致一维流动模型计算时出现较大的数值振荡,分析了计算结果震荡可能的—维流动模型适用性的原因.同时,通过对隔墙中开孔和不开孔的模拟计算,得出隔墙开孔可较大幅度的减缓压力波,为今后研究和隧道内设置开孔隔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在铁路、航空方面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是举世瞩目,随着高速铁路网络规划的逐步实现,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短期内复合型航空枢纽建设面临阻力,空铁竞争局面难发生彻底变化。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大意义,可推动实现综合交通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面对高铁冲击,民航前景堪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民航的低速增长,有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但持续30来年的高速增长很可能不会再有了,原因是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高速铁路(时速200公里以上)对民航市场形成严重侵蚀。  相似文献   
10.
在高油价背景下,各航空公司在刚性成本大大增加的同时,又不得不通过降低总运营成本来应对高速铁路的冲击,这进一步削减了各航空公司原本波动就很大的收益。而在未来十年,各航空公司将面临更大挑战。本文从市场环境出发,以权衡及改善航空公司“安全、质量、效益”这三目标为目的,提出了一些有关航线调整、民航法规、公司运营方式、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建议,以助于航空公司应对新的挑战,确保整个民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