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爱情,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常常借助隐喻才得以表达。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的差异,中英中关于爱情的隐喻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分析大量中英文有关爱情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爱情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词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借助隐喻的功能学习英语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有效突破传统英语词汇学习的瓶颈,帮助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Lakoff & Johnson’s的隐喻学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一个科学、系统的概念隐喻理论开始形成并展现在我们面前。隐喻教学也开始引起广大语言教师的重视,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隐喻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研究选取70名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英汉概念隐喻比较,旨在调查学习者在学习不同类型隐喻时遇到的困难,从而为今后的隐喻教学探索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隐喻认知基础源自日常生活相似性概念的体验和认知。论文尝试通过对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的阐释,解读经济新闻报道中"经济是战争"概念隐喻的认知与理解,分析"战争"始源域,通过意象图式、互动关系、相关特征及知识等映射到目标域"经济"的互动过程,促进理解经济新闻报道中相关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5.
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语篇中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语篇的对话性和互文性,运用语用学的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科技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介绍了动物反谚语的形成规律。最后,通过对其中一条反谚语"All sb`s swans are geese"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读者对反谚语的解读取决于文本信息、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阅历和日常生活知识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7.
隐喻无论在文体学还是西方文艺理论里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然而,大多数人们研究隐喻还是停留在简单的修辞手法上,他们只是解决了隐喻的概念、隐喻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异同,把隐喻当作一种静态的修辞手法对待,因此没有看到隐喻构建背后的认知策略,从而没有很好地把握隐喻的本质。本文把隐喻看作是动态的构建过程,从认知策略的视角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隐喻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up/down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由空间域引申到情感域、数量域、社会域、道德域等方面。在引申的过程中,up总与高兴、较高地位、健康、有生命的、数量多、道德高尚等意义联系起来,而down则表示悲伤、地位低下、生病、死亡、数量少、道德低下等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语料库提取《阿Q正传》中鲁迅描写阿Q时所用的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了这些隐喻的源域。结果表明:作者似乎将阿Q比作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既可怜,又可悲。还利用语料库考察了阿Q对他人的称呼语,他愤世嫉俗的称呼语背后隐藏的是他的弱者心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