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战略突防诱饵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7日,由航天科工集团科技质量部在南京主持召开了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2004年度科技成果鉴定会,江苏省国防工办、南京市国防工办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军方、用户以及高校和兄弟单位等30余名专家、代表。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XX武器抗干扰试验环境系统”、“XX型被动探测系统测频接收机”、“XX武器系统高机动诱饵”、“XX毫米波频率综合器”、“XX雷达信号分析器”等5个项目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3.
对红外成像制导进行干扰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红外导弹、红外成像以及红外成像制导,深入探讨对红外导弹的多项干扰途径的优缺点,强调定向红外技术和拖曳式假目标对红外导弹极具威胁。  相似文献   
4.
简介近年来外军发展的反辐射导弹(ARM)的动态,以及各国防空雷达在对抗ARM威胁方面采取的主要战术技术措施,探讨了ARM威胁告警加诱偏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关键技术以及欺骗式ARM诱偏系统的有效性及其对简化告警设备方案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对抗ARM威胁需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空军研发多时的新型空中诱饵即将出现新突破,最近在加州测试,显示出这种武器系统已经获得初步的成功。这场测试的重点主要是辨别空射诱饵与F-16战斗机,两者的雷达反截面为何,测试结果将作为厂商改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用于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法,采用集成芯片TC783A为核心元件实现,有效地解决三相电动机其他保护元件的局限性。具有快速切断控制回路电源的功能及缺相指示和相序指示,试验证明系统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介绍某型电压限定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该型电压限定器国产化研制的方法,给出了电压限定器探测及延时电路、均衡控制电路、防止误动作保护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案,解决了激磁控制、均衡控制、故障鉴别等国产化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新研制产品与原有进口产品的可互换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现代战争中电子干扰和抗干扰的手段和方法,介绍了电子战设备的技术现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航空拖曳式诱饵释放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根据诱饵的运动状态,将释放过程划分为自由状态、放索状态和拖曳状态。利用Kane方程建立了拖曳式诱饵释放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拖索离散为若干段刚性杆,诱饵视为刚体与拖索铰接,其上的作用力包括铰约束力、气动力和重力。针对放索过程中第1个索段质量时变引起的变质量动力学问题,采用Generalized-α算法进行时域求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载机不同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拖索释放速度以及拖曳点位置对诱饵释放过程中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空高速下释放,诱饵的俯仰角幅值较小,质心相对位置变化较稳定,收敛速度较快,但载机飞行速度过大时,诱饵容易靠近载机尾流区并受其影响;放索速度增大时,诱饵俯仰角幅值增大,质心会出现纵向沉浮运动;拖曳点远离重心时,俯仰角震荡幅值增大,当靠近重心时,收敛性变差,应合理设计并优化拖曳点位置和放索速度。  相似文献   
10.
假目标诱骗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多个假目标保护一个真目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在确定ARM瞄准方向的基础上,给出导引头在分辨目标时刻对真假目标截获概率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计算真目标受到ARM多次攻击时被杀伤概率的通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估假目标诱骗对抗ARM的效能时,必须考虑目标损失积累的影响;为提高诱骗效能,在增加假目标数量的同时,应降低其易损性,提高发射功率,并采用合理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