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  黄平 《民航科技》2005,(5):43-45
九黄机场的风是影响飞行安全与正常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2004年8月5日一次长时间强北风天气的成因,检验了部分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在九黄机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提出了夏季九黄机场风预报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岛机场一次冷流降雪诱发风切变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3月5日青岛机场的冷流降雪诱发风切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东移入海气旋西北部的东北气流在较强冷平流和高空急流的作用下,在山东半岛地区形成较大范围的阵性降雪,在适宜的动力条件下诱发了强的风切变。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80年,Maddox开创性地发现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此后国内外的学者对MC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MCS的发生环境和生成条件。Maddox通过对10个MCC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MCC形成区、成熟区及消亡区的环境形势。他认为,MCC倾向于发生在高层(200hPa)宽广的、相对弱的西风急流的反气旋一侧的右出口区,系统初始形成在通常呈东西向的弱的大尺度锋区附近,在对流层中层(700和500hPa)有弱的短波槽在近于纬向的气流中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空风切变风场特点,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2种典型低空风切变的工程化模型,以外弹道理论为基础,将风场模型与火箭弹6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相结合。以某型尾翼火箭弹为例,研究分析了火箭弹在主动段分别受到2种低空风切变影响下的弹道特性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对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落速及攻角特性均有影响;相比于微下击暴流,低空急流对弹箭弹道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提高风切变风场的强度和尺度,均会增大对火箭弹弹道特性的影响程度,且风场强度是决定风切变对火箭弹弹道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引言当高低空急流呈适当耦合时,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在高空急流出口处的正涡度区与低空急流大风核左前方相叠加的部位,非常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和发展。高空急流在对流层高空和中空产生冷、干平流,增强高空辐散;低空急流则迅速向对流区输送湿热空  相似文献   
7.
急流与低层大气重力波能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伟  易帆 《空间科学学报》2011,31(3):311-317
通过分析武汉(30.5oN, 114oE)上空2000至2004年的Radiosonde常规观测数据, 对当地对流层(1~10 km)与低平流层(18~25km)的某些惯性重力波特征进行了研究, 发现重力波能量与急流强度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同时分析了海口(20oN, 114oE)(2000至2004年)、北京(40oN, 116oE)(2001年12月至2003年2 月)的Radiosonde观测数据并进行了比较, 发现较高纬度地区的相关性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 通过对武汉地区2006年1月5天Radiosonde加密观测数据的分析, 讨论了重力波动能与势能的高度变化, 进一步发现纬向风的垂直剪切与急流中心的分布分别与重力波势能和动能的强弱分布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WIND卫星的太阳风观测数据和地磁活动指数, 研究了太阳风扰动对环电流SYM-H指数, 西向极光电急流AL指数和东向极光电急流AU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太阳风动压增长和减少能够同步或延迟引起地磁活动指数的强烈扰动, 其包括环电流指数的上升, 西向极光电急流指数的下降和东向极光电急流指数的上升. 太阳风动压的突然剧烈增加还能够触发超级亚暴和大磁暴. 太阳风动压脉冲引起的地磁效应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 这说明太阳风动压脉冲的地磁效应不仅与太阳风动压脉冲大小和持续时间有关, 还与磁层本身所处的状态有关. 时间尺度较长, 消耗能量较大的磁暴只有大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太阳风动压脉冲才能激发.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利用印度TRIVANDRUM、KODAIKANAL、ANNAMALAINAGAR和中国的琼中等低纬台站1983—1984两年地磁Z分量资料,对磁层大尺度扰动的赤道电急流效应作了进一步研究.形态分析和周期迭加分析结果证实了作者仅用我国地磁资料所得的结论,即对应磁层环电流的发展,有ΔZ的负扰(即附加东向电急流).双站对比和地方时平均法表明,该效应在日侧最大,半夜至黎明前最弱.有关观测特征与模式计算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