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3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航空   2344篇
航天技术   1704篇
综合类   112篇
航天   42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力腐蚀(SCC)是一种易引起航天飞行器结构无征兆事故的多因素耦合作用失效类型。为厘清SCC机理,文章从基因角度解析SCC的应力因子和微观因素,探索SCC基因测取方法和无SCC事故内涵。分析表明,SCC应力基因位于远低于σ_S的量值区间,其微观基因包括溶解阳极、氢、电负性离子、滑移位错、钝化膜和晶体取向,可采用多尺寸断裂形貌、化学浓度、电位/电流、应力/应变等参数测取SCC基因组态和SCC敏感性。基于SCC基因分析,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寿命内无SCC事故原则应包括合理设计、精准评价和正确失效分析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面向学生的智能解题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网络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面向学生的智能解题专家系统的模型 ,分析了设计的基本过程。从专家系统出发 ,探讨了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最后 ,从以上设计出发 ,总结了基于该模型的系统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4.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传媒手段的进步。从古至今,信息传媒方式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如从口头传说、书信、图书、报纸的流通,到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录音机、录像机、光盘机的应用等。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手段……虚拟现实,引起人们的极大兴  相似文献   
5.
航天电子托举神箭神舟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亿万中国人屏息凝神,观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神舟六号发射实况。"点火",酒泉发射控制大厅中,随着指挥员一声起飞指令,发射操作员迅速按下一个醒目的红色按钮,神箭腾飞而起,喷射出耀眼的火焰。  相似文献   
6.
民航南昌空管中心成立两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2003年8月5日以团队形式代表航务部参加中心首次举办的“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的场景。  相似文献   
7.
美国《财富》杂志自1955年起,每年都按营业额对美国及世界企业进行综合排名,4月发布的为"美国企业500强",7月发布的为"世界企业500强"。今年4月,《财富》像往年一样公布了2007年度美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包括了美国500强企业的营业额、利润额、资产额、股东产权权益和市场价值等重要数据。这些企业涉及70多个行业,航天国防是其中一类,其排名信息及重要数据是美国主要军工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从某些方面反映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当前状况、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也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评提供了参考。从近5年(2003~2007年)美国500强中航天国防类企业的数据来看,大致反映了美国国防工业的以下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自力更生起步,在探索中创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跨越,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太空探索》2004,(2):41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世界,中华民族终于圆了千年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