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7篇
航天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数值方法模拟双锥,圆柱,椭球、圆锥和倒圆锥五类等质量异形铝子五种高宽比共25种子对半无限铝靶的超高速撞击侵蚀,撞击速度为4km/s,给出了坑深、坑径、坑形参数和坑体积随子形状及高宽比的变化曲线。结果与非圆球异形子超高速撞击侵蚀计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将子云侵蚀条件下的驻点表面后退分解为无子烧蚀部分、子云引起的烧蚀增量部分和子撞击物面引起的直接侵蚀部分。然后研究了表面能量平衡关系,给出了子云引起的烧蚀增量表达式。最后分三类讨论子与飞行器的碰撞:(1)完全弹性碰撞(不符合实际);(2)完全非弹性碰撞;(3)部分弹性碰撞。对于后两种碰撞,本文分析了动能通量模拟适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散粒磨粒抛光运动轨迹的仿真与合理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磨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出影响抛光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抛光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含铝复合推进剂中影响铝的凝聚-燃烧的重要因素-AP度与铝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者对铝的凝聚-燃烧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仅凝聚程度的大小而言,AP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铝粉度的影响是第二位的;但对燃烧完全性来说,则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对C250型18%Ni超高强度钢(C250钢)进行铸钢丸一次喷丸(单喷)和铸钢丸+玻璃丸二次喷丸(双喷),研究喷丸前后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单喷后C250钢低周疲劳寿命提高了接近2.5倍,而双喷后试样疲劳寿命提高3倍.喷丸表面的亚晶细化是提高低周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二次喷丸带来的平滑化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低周疲劳性能.平滑化效果减小了表面应力集中程度,使经过双喷后试样疲劳断口为单源疲劳断口,而未喷丸试样和单喷试样的低周疲劳断口呈现多源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江华汉语湘南土话和瑶语方言的接触影响中,梧州话量词“la?51”在自身的语音规律和瑶语外部的影响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而平地瑶话量词“l?44”则作为苗瑶语在瑶族说的汉语方言平地瑶话中残留的痕迹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在气-两相相变模型及液态和固态颗碰撞、聚合和分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稀薄条件下考虑颗辐射的蒙特卡洛颗辐射模型。通过对高超声速稀薄环境中的气-两相喷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气-两相流的流场参数,利用所得流场参数作为颗辐射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颗辐射计算,同时考虑了有无探照发射时的光谱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颗浓度较大时计算两相稀薄流的流场参数,考虑颗辐射是必要的,并且考虑有无探照发射对光谱辐射强度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材料应用于航天产品推进舱上的口盖。经过复合材料制备、预镦粗变形、热轧和冷轧、热处理、表面阳极氧化等工艺过程,成功地制备了SiCp/LD10复合材料口盖。探讨了制备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工艺参数,并对复合材料板材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9.
哨声波与磁层中电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电子投掷角降低,沉降到低电离层,引起局部电离增强,而诱发Trimpi效应。本文讨论波-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利用超子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指出共振不仅与电子的速度有关,而且与电子初始拉莫尔相位角有关;计算得到了相互作用时共振电子相位聚焦效应、非共振电子相位聚束效应及电子速度-相位空间中的不均匀振荡等一些结果。同时,也给出了波-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沉降电子能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和沉降电子的能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采用DSMC/EPSM混合算法,结合稀薄流中气耦合作用模型,开展了固体微推力器羽流场中气两相稀薄流动的数值研究,研究了羽流场中气两相参数的分布规律和气相组分分离效应.结果表明,气相与颗相间的动量传递导致颗相的轴向速度显著增加,两相间的能量传递导致颗相的温度降低,气相对颗相作用显著;由于燃气中颗相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