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航空   14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4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用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目前以中小范围为主的区域管制向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区域管制发展过渡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正抓紧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2日零时起,贵阳管制区B330、A581、H24、H19航路顺利实施雷达管制,这是贵州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航行管制指挥方法,其为增大飞行流量、确保飞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贵阳管制区日均航班量达到440架次(其中贵阳本场起降航班为120架次),高峰时段已接近500架次,成为全国比较繁忙的管制区之一。实施雷达管制方式以后,不仅可以扩大飞行流量,而且可以监控区域内所有飞机的运行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系数,也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4.
引言 贵州经济的腾飞带动了贵阳交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贵阳本场的航班、贵州周边地区航班及贵阳区域的两条国际航路上(A581和B330)的国际航班数量也在大幅增加,这些因素使得贵阳区域的过境航班量迅速增长。从2003年的日均300多架次增加到现在的日均近500架次。目前贵州管制区分为东西两个扇区,在很多时间段内已经超出了管制员能够指挥的架次数,  相似文献   
5.
低空空域资源一直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构建低空空域资源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低空资源的军/民航各项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该省低空可利用资源的现状,总结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大量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各项因素对该地区的影响值;最后得出低空空域资源可用性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空空域资源,所得结果是科学且有效的,可为我国低空空域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通用航空活动空域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空域管理改革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成为了民航界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两会代表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等均对空域问题发表了意见,建议加快空域管理改革,科学分配空域资源,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减少航班延误。本文就如何加快空域管理改革,解决航班延误问题,提出浅薄建议供参考。一、我国空域资源管理现状"空域"是地球表面上可供航空器飞行的一定范围的空气空间,作为一种天然  相似文献   
7.
引言中韩航路在我国境内主要是指G597、A326、A591航路的部分航段。长久以来,A326航路部分航段由大连和青岛两家管制区分别负责指挥,由于各自管制区空域狭小、负责航段较短,管制员调配飞行流量的空间和时间有限,造成安全运行风险压力较大。特别是近年  相似文献   
8.
昆明高空管制区东部、北部与成都、贵阳、南宁管制区相连,西部、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区域特性的高空管制区。自从2007年11月22日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民航云南空管分局提出打造精品区域性RVSM空域.为云南建设航空大省助力的指导思想,强化精品空域意识。强化国际性区域协调意识,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10日,武汉与广州进行了高空接管的交接。异地高空管制区的接管.作为全国民航战略性空域结构调整和空域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措施.其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高空接管对于分解被接管单位不断增长的飞行流量的压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接管的过程中。运行单位对于高空接管的得失和以后发展的方向.一直存在不同角度的探讨。全面分析和总结高空接管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一、管制调配预案的制定方法管制调配预案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在遵循有关的管制单位之间的管制协议,空中交通管制的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以保障空中和地面的航空器安全、有序、快速、顺畅的运行为目的,根据进港航空器的预计到达时间、出港航班的预计起飞时间、当前的空中交通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