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工程》2005,(2):57-57
俄罗0斯首批空射型常规巡航导弹已部署到俄罗斯空军远程航空部队。由Raduga公司开发的Kh-555巡航导弹是Kh-55SM核导弹的一种衍生型,最大射程在3000~3500km之间。Kh-555导弹通过光学终端寻的器、采用惯导和地形导引进行途中导航。  相似文献   
2.
美国空军研发多时的新型空中诱饵即将出现新突破,最近在加州测试,显示出这种武器系统已经获得初步的成功。这场测试的重点主要是辨别空射诱饵与F-16战斗机,两者的雷达反截面为何,测试结果将作为厂商改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小卫星市场的蓬勃发展,小型卫星发射市场持续升温,以飞马座XL和运载器一号火箭为代表的空射火箭完成多次发射任务,将数十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空射运载火箭具备快速响应、机动灵活、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强等技术特点。运载火箭从空中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载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在相同的系统运载能力下,火箭的起飞质量更小;在相同的火箭起飞质量下,系统运载能力更高;同时,对于规模星座快速部署,空中发射的灵活优势显著。围绕空射火箭的上述技术特点,基于空射火箭模型开展仿真分析研究及不同发射方式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空射方式对提升系统效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近日宣布组建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目的是要研制一种采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所造多级火箭和升高复合材料公司研制的载机的空射型航天运载系统。  相似文献   
5.
郭旭  唐硕  刘芸  许志 《飞行力学》2013,(4):336-340
研究了使用飞机发射运载火箭时的机箭分离过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内装式空射分离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基于CAD三维实体建模方法、多体动力学方法和结合六自由度运动的计算流体力学(CFD)动网格方法。以CFD动网格计算为核心,进行了空射分离过程关键问题的研究,得到了火箭在载机气动干扰环境下的运动特性,为轨道卫星和弹道导弹的快速、廉价发射打下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进行重力空射稳定伞的初步设计,文章以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为二次开发平台,构建了重力空射箭-伞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推导了火箭和稳定伞的气动模型,并利用动态链接子程序实现了气动力的加载;通过ADAMS命令语言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和用户界面。在此基础上,自编可行方向优化算法实现了稳定伞阻力特征的自动化设计。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对试验火箭出舱时间、安全通道、回收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空射稳定伞的细节设计以及空射总体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运输机为平台的内装式运载火箭空射过程载机和火箭的耦合动力学建模。建模针对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火箭固定于载机机舱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按照普通刚体的力学方法处理;第二阶段,火箭解锁后,沿着舱内的发射筒向外滑行,载机和火箭形成两刚体相互作用的耦合系统,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载机在空射火箭过程中,油门和升降舵满偏,在加速前飞的同时拉大姿态俯仰角,火箭在自身重力分量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沿着机舱内的发射筒加速向外滑行,直至与载机分离。数值仿真分析了空射过程载机的重要力学参数的变化过程,验证了载机操控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未来中国空射运载火箭技术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运输机为平台的内装式空射运载火箭重力出舱载机-火箭两体动力学。根据火箭受力条件和相对运动自由度,将其出舱运动顺次分为5个阶段。给出了各阶段过渡的力学条件,基于牛顿-欧拉法分别建立了前4个阶段的机-箭两体动力学模型。定义了火箭出舱过程可能发生危险的多种异常情况,给出了发生异常的力学或几何条件。然后对火箭出舱全程作了数值仿真。若发射初始条件合理,仿真将顺次经历前4个或3个正常阶段,直至火箭离舱。如果异常情况的条件满足,火箭出舱将发生危险,仿真失去意义,故中止,需要调整发射初始条件后进一步仿真验证。本文给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仿真数据可为工程部门设计空射型火箭的本体参数,以及设置空射初始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一份远程反舰导弹(LRASM)项目演示验证阶段的合同,总价值2.18亿美元。该项目包括2种亚声速LRASM导弹的研发:隐身空射型的LRASM-A和高速舰射型的LRASM-B,两种方案均能够同时支持空射和垂直发射。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美空军已安排雷声公司对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的微型空射诱饵干扰机(MALD-J)的两项关键改进升级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美空军已意识到雷声公司开发的MALD-J存在能力上的差距。雷声公司将对一种射频数据链以及进一步提高干扰机功率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估,以增强MALD—J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