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263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该标准器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对结构补偿法进行了分析和数学推导,当R/Z_o=1.9~2.0之间时,具有最小的交直流差。设计了匹配的同轴热电转换标准器;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试验结果,说明该标准器交直流差的重复性和复现性是好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在各种加载卸载情况下的滞后特性的分析 ,建立了其相应的数学模型 ,并初步探讨了一种可以通过程序在仪表中对传感器的重要指标—滞后进行补偿从而提高整个传感器的精度的方法。最后 ,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性试验 ,证明了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输出电压控制的局部延迟回路,提出了具有电流控制系统的开关电源软件控制法。在DSP软件上构建的控制系统,实际上是利用软件实行时间延时控制,故得不到所期望的电控制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三种方法,即用于延时补偿的电流推测法;用于实现电流控制的高速响应的高速电流控制法;用于消除电流偏差的输入直流电压推测法。为了验证这三种方法的有效性,采用DSP(TMS32C25)构建的控制系统对额定50W、24V、2.1A、开关频率140KHz的开关电源进行控制;开成了采样周期为开关周期5倍(35.6μs)的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输出电压控制误差14.5mV以下,50/100%的负载急变时最大输出控制误差为60mV,输出电压恢复时间是0.8ms,此外,这种控制方法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点值图确定门限区间个数的基础上,对门自回归模型中门限值、滞后步长、各门限区间模型阶数,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寻优,计算工作量锐减,却可得到精度较高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5.
6.
涉及到64位微处理机使用的低压大电流输出DC—DC转换器,为了提高其动态响应而开发出同步并联倍流整流器。因此,在输出为1.3V/130A的原型机上以300A/μs的转换速率实现了50mV的输出电压偏差。  相似文献   
7.
纹波电流对消技术将等于或相反的正常变换器纹波电流的AC电流注入变换器输出电压母线。理想的输出纹波电流为零,结果能产生超低噪声变换器输出电压。电路几乎不需要其他元件,也不需要有源电路。只需附加一个滤波感应绕组、一个辅助电感器和一个小电容器。电路把改进型滤波电感器的泄漏电感用作全部或一部分所要求的辅助电感。纹波对消与转换频率、占空比和其他变换器参数无关。电路消除了连续传导模式和断续传导模式时的纹波电流。试验结果表明,纹波电流值降低了80X以上。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影响油滴亮度的因素、解决方法;油滴的选择标准及调整方法,实验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板簧迟滞特性对车辆在不同路面上行驶平顺性的影响,探讨合理选择板簧悬架减振器阻尼的方法.采用1/4车辆模型,在考虑和不考虑板簧迟滞特性2种情况下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路面上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考虑到模型非线性,采用时域求解,并以随机生成的路面数据和一组实测路面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分析结果表明板簧迟滞特性对行驶平顺性的不利影响在良好路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减振器阻尼系数应根据路面不平度等级加以选择.对于采用板簧悬架的车辆,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的阻尼比范围应分别为0.1~0.2和0.2~0.3.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颗粒尺寸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分析了燃烧室压力和装药通道面积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